拔掉敌人据点,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一起重温——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夏开晗 实习生 陈芃 美编 关印

2025-07-27 08:19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日报客户端精选出多部抗战题材影视剧,在光影中回顾英勇军民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展现中华儿女齐心抗战的英姿。本期推荐经典影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影视介绍

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主要描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军民共同抗日的故事。该片是拍摄于1956年的黑白电影。老电影由今欣、李其煌、田裕民、高保成、席德昌等主演。

剧情简介

1942年5月,日寇集中兵力,对我冀中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八路军的一个排奉命留下坚持斗争。该排在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后,遭到敌人夹击。寡不敌众,被迫分散突围,排长阎志刚受重伤,在寻找组织途中,被逃难的抗日军属李大娘救下。李大娘与儿媳风霞对阎志刚悉心照料。

一日,敌人来李大娘家搜查,婆媳冒着生命危险掩护阎志刚。这时党组织命令阎志刚留在村里养伤,并辅助村里工作。一年后,侵略者在冀中地区的气焰越发嚣张。我军民的抗日队伍日益壮大,与敌人展开了游击战争。阎志刚带领着战士们,凭借青纱帐,到处打击敌人。敌联队长叫嚣着要活捉阎志刚。由于斗争不断胜利,阎志刚滋长了麻痹思想。一次,在完成爆炸任务后被特务跟踪,而受到很大损失。阎志刚受到领导批评后,明白要以百倍的警惕对付狡猾的敌人。

冀中军民创造地道斗争,把整个冀中开辟成地下战场。敌人调集兵力,向粮食储藏地刘家营村进攻抢粮。县大队长将坚守刘家营钳制敌人兵力,配合县大队战斗的任务交给阎志刚。拂晓,敌人分三路奔赴刘家营。区小队早已布下天罗地网打击敌人。敌联队长为消灭地道里的区小队,往地道里放毒,并调来赵庄的预备队。马大队长一面要凤霞转告阎志刚,一面乘机袭击赵庄。刘家营敌人混乱地回撤。区小队乘胜追击。凤霞在完成任务后被捕,她坚强不屈。

为解救凤霞,并为大兵团扫清道路,上级决定拔掉敌人在刘家营的据点。阎志刚献计,智取刘家营。冀中军民齐心合力消灭了敌人密布的岗楼,恢复与扩大了根据地,壮大了自己的武装力量,冲破了异常残酷而严重的“黎明前的黑暗”,迎接了大反攻的到来。

导演故事

王苹

王苹,原名王光珍,回族,江苏南京人,中国第三代电影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电影女导演。

1931年,考入南京一中高中师范科。在学校结识水华等人,参加了“磨风艺社”。1933年10月,上海左翼剧盟陈鲤庭和宋之的吸收磨风艺社集体加盟,成立南京分盟。王光珍成为南京分盟唯一的女性。1934年开始,王光珍在磨风艺社先后出演《姐姐》、《娜拉》等剧的主角。1937年,王苹参加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先后在重庆、上海、香港、昆明等地演出了《春寒》、《雾重庆》、《家》、《清明前后》、《大雷雨》、《民族英雄》等剧。1945年国共谈判期间,王苹在重庆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后宋之的赴东北在第四野战军工作,王苹留在上海,参加了《一江春水向东流》、《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丽人行》等影片的演出。1947年,参演剧情电影《一江春水向东流》。1949年,王苹被调到东北电影制片厂任演员。1950年调到军委总政治部文化部电影处。1952年,王苹参与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筹建。1951年至1953年,王苹导演了八一厂的第一部军事教育片《河川进攻》。该片是将解放军军事学院组织的一个诸兵种协同作战军事演习拍成电影,由该院院长刘伯承元帅指示总政文化部拍摄的。1956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1957年,由其执导的爱情电影《柳堡的故事》上映。1962年,凭借剧情电影《槐树庄》获得第2届百花奖最佳导演奖。1966年,执导舞台艺术片《青春红似火》。1976年,与黄宝善联合执导舞台艺术片《长征组歌》。1968年,担任武侠电影《笑面侠》的助理导演。1978年,执导剧情电影《我们是八路军》。1985年,执导了新中国成立35周年献礼电影《中国革命之歌》,该片获得第6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王苹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刘沛然

刘沛然,河北深泽县人。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电影艺术家。

1938年考入冀中的抗战学院,毕业留校参加了抗战学院宣传队。后参加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奋斗剧社,到了延安。1944年,参加延安电影团第一期摄影训练班学习摄影,结业后在东北一师政治部宣传科从事摄影工作。随后的几年里,他在部队文工团担任过演员、导演、团长等职。1951年,著名导演成荫拍摄电影《南征北战》选中刘沛然饰演张连长。在成荫、汤晓丹两位导演的启导下,有一定表演基础的他,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真实、淳朴的张连长,影片上映后,受到观众的好评。1952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刘沛然调任八一厂,任编导,从此开始了他的电影生涯。他编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反映抗美援朝卫生员救死扶伤的纪录片《救死扶伤的英雄》,该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二等奖。刘沛然独立导演的第一部故事片是1956年的《黑山阻击战》,由于他亲自参加了这次战役,因此影片拍得真实、生动。1958年,刘沛然尝试喜剧片的拍摄,《金铃传》是一部农村喜剧片,刘沛然着力从剧情、人物内心去发掘喜剧因素,绝不哗众取宠,这也体现了他淳朴求真的创作思想。1959年,刘沛然根据同名小说改编、导演了《林海雪原》,在影片中,采用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法,发挥了电影艺术时空灵活的特长,拍得自然真实,并且在人物塑造上改变对英雄人物“高、大、全”的表现模式,把杨子荣这个英雄人物塑造成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绪变化、有人情味的活生生的人物。《林海雪原》的成功,标志着刘沛然的电影艺术创作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丁里

丁里,天津武清人,七岁由于偷偷溜出家看了一夜的堂会,被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当时他家境贫寒,为了糊口,十几岁就去做工。然而他晚上仍要去业余戏剧团排演话剧。1933年毕业于济南美术专科学校。1935年在上海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业余剧人协会。1937年参加上海抗日救亡演剧一队。1938年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鲁艺教员。华北联合大学教师、文工团团长。1942年参加八路军。后任晋察冀军区抗敌剧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军区文化副部长,总政部文工团政委、团长,总政文化部副部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顾问,中国文联第一至四届委员,中国剧协第二、三届理事。曾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53年,开始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制片主任。在担负制片工作的二十八年中,他参加了三十多部影片的拍摄,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李时珍》、《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燎原》、《舞台姐妹》等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国内外都获得了声誉。“四人帮”被打倒后,他又先后在《她俩和他俩》、《燕归来》,《陈毅市长》等影片中担任制片。

编剧故事

傅铎,河北博野人。中共党员。1938年起历任冀中新世纪剧社戏剧队队长,冀中火线剧社戏剧队长、社长,1950年后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创作室创作员,总政文工团副团长、话剧团团长,八一电影制片厂政治委员,正军职。全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一、二、三、四、五届理事。1940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话剧剧本《地下长城》、《雷锋》、《阳关大道》、《逃出阎王殿》、《首战平型关》,作品集《傅铎剧作选》、《傅铎剧作选》(续集),长篇回忆录《往事沧桑》,电影文学剧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等。歌剧剧本《王秀鸾》获1945年冀中区党委文艺创作奖,话剧剧本《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获1956年全国话剧汇演剧本二等奖,《南方来信》获1965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优秀文艺作品奖。

演员故事

今欣

今欣,河北保定市人。1938年入伍,在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一团任宣传员,1939年调分区战线剧社,1949年和挺进剧社合并。1951年调总政治部文工团话剧团,任演员和导演。曾参加话剧《狼牙山五壮士》、《李国瑞》、《裴振纲》、《程贵之家》,歌剧《洛唐哥》、活报剧《参加八路军》等演出。导演过大型歌剧《解放》、《纪律演习》、《上战场》、《买卖公平》等。参拍影片《新儿女英雄传》(饰牛大水)、《神鬼不灵》、《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破除迷信》、《县委书记》、《返老还童》等。导演影片《车轮滚滚》及一些多幕戏。

高保成

高保成,河北霸县人,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其表演朴实自然。1938年参加八路军。1953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演员。1954年在电影《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扮演游击队员“老虎”步入影坛。1955年拍摄的《上甘岭》为其代表作。1958年,出演了影片《狼牙山五壮士》、《渡江探险》等。1961年,调入八一厂,参加演出的影片有《长空比翼》、《汾水长流》、《闪闪的红星》、《回头一笑》、《四渡赤水》、《人生》等。1993年,在谢晋导演的影片《老人与狗》中扮演魏老汉。

李雪红

李雪红,原名李翠茹,吉林白城人。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北军政大学文工团任演员。1949年5月参加东北电影制片厂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的配音工作,为片中的女军医配音。同年7月随东北军大到武汉,任中南军政大学文工团演员。1951年任第四步兵学校文工团演员。1953年任总政文工团话剧团演员。演出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红缨歌》、《霓虹灯下的哨兵》、《叶尔绍夫兄弟》、《贺龙前传》等话剧。因演出《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的凤霞,获得1956年第一届全国话剧会演表演二等奖。

言小朋

言小朋 ,男,蒙古族,中国内地男演员、京剧武生,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言菊朋的幼子。代表作品有《间谍战与女色无关》。1935年,10岁即开始从事文艺活动,曾在北京、天津、上海等京剧、话剧团体中参加演出。1940年,参演电影《三娘教子》。1943年,在电影《新生》中饰演高梨痕。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文工团、京剧团、话剧团中当演员。1959年,调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同年,在电影《战上海》中饰演巴队长。1963年,在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里独自诠释了三个不同的人物。1965年,参演董兆琪执导的电影《雷锋》。1976年,在电影《南海风云》中扮演南越敌军的大副。1987年,在电影《虎年奇案》中饰演马戏团长。1990年,在电影《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中饰演旅馆老板。1992年,参演电视剧《曹雪芹》。

陈立中

陈立中,河北深泽人,中国电影女演员。学生时代就参加了学校的话剧演出。1938年加入冀中军区火线剧社。解放前夕,年仅三十岁的她就开始扮演老中年妇女的形象。1956年扮演总政文化部《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中的李大娘,获演员一等奖。之后又在同名影片中成功地扮演了这一形象。1958年转业任安徽话剧团团长。1963年,参演电影《野火春风斗古城》。

综合1905电影网、豆瓣电影、新华报业网、人民网等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影视展播

编辑:夏开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