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启动家医管理中心建设,年内将建超15个家医管理中心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乐琪

2025-07-28 12:56 语音播报

城事

近日,北京市卫健委表示,今年年内,本市将建设超15个家医管理中心。先行试点的部分家庭医生健康管理中心已经投入使用。

什么是家医管理中心?市卫健委解释,这是一种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通过统一标识标牌、优化服务流程、固化服务场景、拓展服务内涵,实现诊前健康监测、诊中治疗干预、诊后连续管理的全链条、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模式,旨在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效率,满足居民个性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

学院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层的家医管理中心已经启用。这片区域集成了健康筛查、辅助检查、诊后管理等一系列功能,设置眼底检查、听力筛查、心电图检查等10余项检查项目。除了设置居民看病、拿药必不可少的全科诊室外,该区域还开设了肺结节、心血管、糖尿病、脑卒中等居民就诊量大的专病、专家门诊和体重管理、安宁疗护等特色门诊。

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佘瑞芳说:“我们将诊前、诊中、诊后的服务都浓缩在家医管理中心,优化就医流程,让居民能获得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附近居民周女士刚体验了家医管理中心带来的便利。不久前,她到全科门诊开药,在家医建议下,“原地”进行了免费的老年人健康体检,结果筛查出血糖存在异常波动。全科医生当场安排她在旁边的糖尿病专病门诊就诊,医生不仅给她调整了服用的药物种类等,还根据她的情况直接预约了体重管理门诊。她说:“走两步,把该查的都查到了,该看的病都看上了,省心更放心。”

“流程顺了、步骤省了,不仅给居民带来了方便,医院的疾病筛查率、健康管理率也有提升,诊疗量也上了一个台阶。”佘瑞芳说,试点开设家医管理中心5个月内,家医签约居民增加了4000人。

市卫健委表示,将督促和指导各机构高质量开展家医管理中心建设,促进服务方式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引导更多居民签约家庭医生。


编辑:王海萍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