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本轮降雨如此极端
北京晚报 | 记者 骆倩雯

2025-07-28 14:17 语音播报

封面

北京仍在经历强降雨天气过程。市气象台今天12时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预计7月28日20时至29日7时,本市大部分地区6小时降雨量达150毫米以上,个别点可达300毫米以上,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极高,低洼地区可能出现严重积水,请注意防范。

极端天气怎么形成的?

26日傍晚到夜间,在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下,本市北部地区出现了非常强的短时强降水天气,怀柔东峪一小时降水95.3毫米、密云黄土梁6小时“泼雨”315.3毫米,“一般一小时降雨超过60毫米就属于比较极端的强降水,超过90毫米算是特别极端的情况。”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雷蕾说。

为何本轮降雨如此极端?要弄清汛期北京的降雨,得先了解“副高”。什么是“副高”?副高的全名叫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它是主体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的暖性高压系统,其位置与强度直接影响我国夏季雨带的分布,而它的季节性位移则主导着我国主要雨带的南北迁移。一般在盛夏时节,副高会北移至黄河流域,包括北京在内的华北受其外围暖湿气流控制,出现闷热多雨的天气。由于副高西缘的偏南气流输送西太平洋的水汽,与北方冷空气交汇形成准静止锋等天气系统,就会构成持续降水过程。

雷蕾表示,此次极端强降雨发生在北部山区,主要由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在山前的抬升作用,不断触发雨团,而同时高空又是西南风,雨团就会不断沿着西南气流向东北方向移动,造成“列车效应”。“后向不断有触发,沿着山前位置向东北移动,影响就会源源不断,造成极端强降水。”雷蕾解释道。

为何前期集中在北部地区?

为何本轮降雨集中在北部地区,而不是西部、南部或者其他任何地方?雷蕾告诉记者,在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这种暖湿条件非常好的背景下,大概率都会出现这种对流云团的后向传播和“列车效应”,但哪里会出现强降雨,就得看哪里会触发对流云团,如果持续有动力辐合条件,降水就会一直持续,而这次触发的位置就在北部地区。

“其实这种就是我们常说的‘七下八上’暖区暴雨。之所以是暖区,就是没有明显的冷空气影响,完全是因为低层处于高温、高湿、高能量的情况。”雷蕾解释,跟2023年主汛期的“23·7”特大暴雨不同的是,当时受台风“杜苏芮”的北上影响,也就是有非常强的天气尺度系统的配合。而这次的极端强降雨有点类似2018年7月15日至16日的降雨,是完全的暖区暴雨。

本次强降雨过程中,平原地区的降雨远不如山区明显,基本上就是一阵降雨,过去就过去了,不像山区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持续。雷蕾告诉记者,这是因为西南暖湿气流和地形相互叠加的影响,“列车效应”更容易出现在山区地形的附近,会有地形的增幅效应。“副高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下的降雨,就是具有分布极不均匀、局地性很强和突发性很强的特点。”

强降雨还要持续多久?

从昨夜到今天上午,强降雨仍在持续,尤其是北部地区。据统计,昨天6时至今天6时,全市平均降雨量34.9毫米,城区平均25.3毫米,均达到了大雨量级;城区最大降雨出现在朝阳首都机场,达到91.9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现在密云苍术会,为290.7毫米;最大小时降水强度出现在平谷梨树沟,为79.4毫米/小时(今天4时至5时)。从24小时的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以看到,降水更明显的区域还是集中在平谷、密云、顺义等北部地区。

雨水有点没完没了的阵势,这样的强降雨还会持续多久?

从气象资料分析来看,今天北京的低层依然还是暖湿条件,但北边的冷空气在逐渐发展加强且往南压,所以今明两天在冷空气的影响下,北京的降雨依然持续,因为冷暖交汇还是会造成强降雨天气,而随着冷空气的到来,降雨还会形成强对流,也就是伴有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

根据市气象台预报,今明两天本市仍有降雨,其中今天白天至夜间大部分地区有暴雨,西部北部部分地区大暴雨,个别点特大暴雨。明天午后到傍晚,降雨将以强对流天气为主,需要防范雷暴、大风、冰雹等天气的影响。

暴雨红色预警中,大家外出注意防雷避雨和出行安全,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区域。


编辑:秦亚堙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