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0时许,在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A1干仓库,来自西班牙海域的冷鲜蓝鳍金枪鱼准备开鱼。这也意味着北京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园区终于亮相。
今天上午,北京六大物流基地之一马驹桥物流基地内,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一期)开园,标志着这一国家级智慧物流枢纽标杆项目,为首都及环京区域持续提供高品质冷链服务,正式开启服务首都高质量民生保供的新篇章。该智慧园区正在构建 “黑灯环境” 无人仓储场景,未来,还将打造无人驾驶物流配送示范区。
智慧枢纽重点工程启用
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项目是首发集团利用存量土地开发的重点工程,项目地处京沪高速与南六环路交汇处东北侧,位于进京物资分拨的主通道上的马驹桥物流基地内,与京沈、京哈等11条高速公路相连,形成北京市海、陆、空多式联运的重要结合点,是北京市重点工程及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新基建北京市唯一智慧枢纽重点工程 。
在园区A1干仓库,来自西班牙海域的冷鲜蓝鳍金枪鱼顺利开鱼。依托首发物流网络,这批大西洋深海捕捞的金枪鱼、三文鱼,从上海的港口卸货,一路走高速通过冷链运送进京,进入超低温库存储,实现极致锁鲜。“我们的超低温仓温度能达到零下60摄氏度,可以为深海海鲜和疫苗等医药品提供严苛的超低温环境。”首发智慧物流公司党支部书记、总经理赵萌旭说。
应用冬奥同款制冷创新技术
生鲜农产品、速冻食品、生鲜商超、中央厨房、医药行业都离不开冷链仓储,近年来,国内冷链物流需求不断上升。
作为北京市规模最大的冷链物流园区,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定位为一站式冷链产业集聚地,拥有单体规模最大的冷库。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公顷,共分两期实施。本次开园的是一期工程,占地8.63公顷,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除了全温区冷库及恒温仓库外还配备智能化办公楼及生活配套设施,可经营面积达10万平方米,总库容量为10.5万吨。目前顺丰、百胜等公司已入驻。二期预计2027年投用。
和家里的冰箱一样,该园区根据温度的不同分为超低温库、冷冻库、冷藏库和控温干仓等。其通过应用冬奥同款跨临界CO₂制冷等创新技术,为优质食材提供存储环境±0.5℃恒温保障,覆盖仓储到配送全程,杜绝温度波动导致的生鲜品质损耗,实现生鲜商品全链路品质无忧。
构建 “黑灯环境”无人仓储场景
物流的最大优势就是“快”,为此该园区设计了三个首层提高效率和便利性。
赵萌旭介绍,所谓“三首层”,指的是地下一层、地面一层和地上二层都可通过坡道实现运输车辆直接对库门进行取送作业,每一层都具备首层的通达性和便利性。“园区设计匝道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和六环路,待项目二期建成后,还将全面实现‘高速进高速出’的通行效果,物流车辆驶入园区而不用进入市政道路,进仓不进京,提升进出效率,缩短物流时间,减轻城市交通压力。”
作为智慧园区,物流港建设了多层级全自动立体库,通过三维货位动态规划释放垂直空间,构建 “黑灯环境” 无人仓储场景。“货物进仓自动扫描,依托智能库存管理系统与物联网技术,实时感知货位状态并自动生成最优库位规划策略,仓储全链路透明管控,可实现零人工干预、零资源闲置。经测算,效率比传统仓库高20%。”赵萌旭说。
今后,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立足马驹桥交通及物流优势,将联动各地优质农产品源头基地,为特色农产品进京提供展示展销、仓储配送、供应链金融、一件代发等服务,打造基地直供、订单直采、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的供应链保供基地。当前,该园区正在探索与周边高速公路服务区联动的“前店后仓”创新模式,远期还可通过京沪高速实现无人驾驶货车与天津港“通港达园”,打造无人驾驶物流配送示范区,树立北京市无人物流配送样板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记者:曲经纬
微信编辑: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