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影偶艺术周携佳作首登爱丁堡艺术节,线上“数字放映”即将开启
2025-07-28 16: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由跨文化交流协会(Intercultural Connections Initiative)和青钟环球演艺(QZ Global Performance)联合主办,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与中华曲艺学会联合指导的“我们的文化周2025”(Chinese Culture Week 2025,简称 CCW 2025),将于2025年8月在英国爱丁堡全面亮相。依托爱丁堡艺术节联盟(Festivals Edinburgh)这一全球文化流动最为活跃的场域,本次文化周将以更系统化的内容策划和更高规格的国际合作,集中展现中国当代表演艺术的创造力、传播力与对话能力。

第78届爱丁堡艺术节-“我们的文化周2025”主题为“时之回响 | Echoes of Time”,意在唤起文化传承与当代表达之间的共鸣,向世界展现一个延续千年、历久弥新的文明。在这一全球瞩目的文化盛会上,北京影偶艺术周将作为重要参与力量,携带多部影偶佳作亮相文化周线上数字放映板块,致力于搭建中国影偶戏剧国际交流的新平台。

2025第八届北京影偶艺术周将在延续历届国际交流基础上,为推动中国原创影偶艺术的国际传播而积极参与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我们的文化周2025”活动。精心遴选多部具有代表性的影偶戏剧作品参与文化周线上数字放映,包括中国木偶剧院的《真假美猴王》、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的大型木偶剧《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唐山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皮影剧团的荧光皮影戏《大闹天宫》、北京皮影剧团有限公司创作的跨界融合光影舞台剧《影箱奇旅》,以及北京市文联出品、受邀参加2025年第23届法国沙勒维尔国际偶剧节IN单元的当代影偶剧《星鱼》。

中国木偶剧院的经典保留剧目《真假美猴王》保留了中国木偶剧的传统特色,采用的是纯木偶的表演形式,全方位调动了多种木偶表演技巧,展现了木偶戏剧的精髓,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木偶剧作品,更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剧中108个角色由12个演员完成表演,展现了传统木偶艺术的神奇魅力,让人赏心悦目。

中国木偶剧院《真假美猴王》剧照

木偶剧《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融合杖头木偶、小型桌偶、布袋木偶、托偶等多种木偶元素诠释经典故事,以独具创意的舞台表演传达了辨真识明、惩恶扬善的主题内涵。演出不仅以多样化艺术手段创新木偶表演种类、拓展木偶戏舞台空间,更高扬了小木偶大戏剧理念,成功将原著的精神力量传达给了当代观众。

天津儿艺木偶剧《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剧照

荧光皮影戏《大闹天宫》同样取材中国文学经典《西游记》,在保持原有皮影艺术基础上,增加了现代投影技术和多媒体展示,形象地展现出孙悟空云中飞腾、大闹天空等场面。值得一提的是,该演出不算左右幕帘的长度,仅影窗长度就有9米,而影窗背后足有15人之多,完美演绎美猴王腾云而上的画面,充满了视觉震撼。

唐山皮影剧团《大闹天宫》剧照

光影舞台剧《影箱奇旅》,则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1年度资助项目,讲述了皮影人“小沉香”为寻找母亲“三圣母”,在“大巴掌”帮助下穿越古丝绸之路的奇幻旅程。演出以传统皮影结合现代光影装置艺术,呈现千年皮影之美,以“皮影人”演绎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之旅,让非遗艺术焕发出了崭新的生命力。

北京皮影剧团光影舞台剧《影箱奇旅》剧照

影偶剧《星鱼》则是由北京市文联出品,中法艺术家合作完成。该剧改编自作家周晓枫的同名长篇童话,讲述一对孪生星星兄弟为追寻梦想跃入大海,经历成长的生命旅程。演出曾于2024年9月6日作为第七届北京影偶艺术周开幕大戏首演,同年11月赴巴黎完成12场巡演并举办文化交流活动,通过融合木偶、光影、多媒体动画及中法艺术美学,展现海底奇幻场景。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项目,其国际巡演促进了传统影偶艺术的当代传播。

《星鱼》等影偶戏剧作品不仅蕴含着中国传统非遗影偶艺术的精髓,还巧妙融入现代创新元素,使中国文化传播更加立体、多元。届时,多语字幕、现场导览与跨文化语境的适配,将为当地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东方叙事体验。

2025年新版中法合作影偶剧《星鱼》剧照

北京市文联创办于2018年的北京影偶艺术周,秉承开放、融合的艺术理念,致力于搭建世界影偶艺术交流的桥梁。多年来,它不仅倡导影偶艺术的交流互鉴,还积极推动当代探索与多元表达,业已成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影偶艺术节之一。此次,北京影偶艺术周以"我们的文化周2025"为核心平台,首次在爱丁堡的国际舞台实现线上数字展映的规模化亮相,这必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影偶艺术周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也必将为中国影偶艺术的海外传播与创新性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2025年8月,让我们一同走进爱丁堡,共同见证属于中国舞台艺术的“时之回响”,也共同期待北京影偶艺术周在爱丁堡的国际舞台大放异彩!

来源:北京戏剧家协会


作者:

大戏看北京资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