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8 17:54
7月28日,怀柔区红色暴雨预警信号持续高悬。群山之间雨雾缭绕,北部山区多条道路因洪水冲毁中断,路基坍塌处如一道道鸿沟阻断了地面救援通道。抢险队伍与时间赛跑,无人机腾空而起架起空中生命线,成为打通受困群众 “补给线” 的关键力量。
琉璃庙隧道北端的空地上,引擎轰鸣声此起彼伏。这里是目前车辆能抵达的最前沿,前方路基已被洪水撕开巨大裂口,残存的路面仍能看出洪水冲击的痕迹。几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正依次升空,机翼划破雨幕,载着物资向深山里的村庄飞去。地面上,工作人员有条不紊地将矿泉水、泡面、面包、火腿肠等物资分装成袋,红色的救援马甲在雨雾中格外醒目。
“昨夜收到指令后,我们连夜整装出发!” 应急管理部应急救援工程师队副队长韩毅的声音带着些许沙哑。27日深夜11点,队伍紧急集结,装载好长绳、卫星通讯设备、水上救援器材等装备,次日凌晨3点踏上征途。沿途道路多处坍塌,车辆在泥泞中辗转绕行,4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后,终于抵达琉璃庙救援现场。
无人机操作员紧盯屏幕,手指在操控杆上精准调整。“山里信号不稳定,还要翻越两座山,得时刻留意续航。” 首次投送时,因地形复杂,原计划送往后山铺村的物资临时调整至沿途村庄。稍作休整,队员们又冒雨勘察周边地形,寻找更稳定的起飞点。
据了解,28日当天,这些 “空中信使” 计划完成3000份物资投送,覆盖北部21个受困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