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斋宫御河上的石桥能叫御路桥吗?
2025-07-28 18:0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06年版《北京志·世界文化遗产卷·天坛志》记述:“斋宫东门是斋宫的正门,为砖座垂脊拱券式宫门,面阔15.36米,进深6.72米,门前有汉白玉石桥,门内外设以阶,枕以御路,护以雕栏。斋宫外城东门与内城宫门相对。斋宫外城南、北还各有一座宫门,但不与内城南、北宫门相对,内城南、北宫门偏东,斋宫南、北门前也各有汉白玉石桥一座。”

实地勘察可知:斋宫的正门和内城宫门均为砖座三拱券壶门建筑,正中间的壶门略宽也略高些。究竟正中门多宽多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测量。我要说的是斋宫内外御河上的石桥,故不在此赘述了。

实测又知:外东宫门前,对应门三道,架有单孔券汉白玉石桥三道,正中间的桥铺砌有1.01米宽的“御路石”,青白石质,栏板柱头为云龙望柱头,故称其为“御路桥”,笔者认为没有问题。砖基三拱券宫门,正中间的门称其为“御路门”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外东宫门和内东宫门前架设的汉白玉单孔券石桥都是三座,其两侧的石桥叫什么呢?正中间的御路桥宽2.97米,长12.1米。其南、北两侧的单孔券汉白玉石桥宽约2.072.15米,栏板柱头均施“二十四气式”柱头,桥面陡砖铺砌,长同御路桥。由此联想:斋宫御路桥两边的汉白玉石桥,按照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架设的三拱券汉白玉石桥,能否称之为“王公桥”呢?

实测可知斋宫南、北内外宫门前的汉白玉单孔券石桥,均宽约2.012.08米,桥面陡砖铺砌,亦施“二十四气式”柱头。由此联想:按照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架设的金水桥,能否称之为“品级桥”呢?

斋宫御河上的石桥,笼统地称它们为斋宫上的御河桥,或汉白玉石桥,或汉白玉单孔券石桥,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过于笼统而已。而给它们一个恰如其分的称呼,能彰显等级森严的封建礼志。遗憾的是志书史籍里面有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仅凭联想天安门前金水河上的金水桥,套用到天坛斋宫御河上,究竟合适与否呢?请大家讨论讨论。

作者系北京工业志鉴专家

原北京工业志编审

2025728


作者:

李忠义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