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北京大哥用铲斗端出80多人
2025-07-29 16:2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就这片区域啊,我们哥儿几个已经把人疏散得差不多了!”

昨天(7月28日),北京密云区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有群众被困。当地村民自发利用铲车,协助消防人员救出被困群众。

村民介绍,有人拉了3船救出17人,还有人用铲车救出80多人,“我们当地人有铲车、有船,能帮忙给消防员带路。”

密云大哥爬房顶敲窗户喊醒邻居逃生

太师屯镇葡萄园村是受灾最严重的村庄之一,不少低洼处积水已没至房顶。早上6点钟左右,大水灌进村庄,水位上涨迅猛,不少村民被困。

康福是北京市密云区太师屯镇葡萄园村居民,当天早上六点左右,村子里大水迅猛上涨。康福被同事叫醒后发现积水已有一米多深,村子里有院墙被冲倒,来不及走门,他爬上房顶敲击邻居家窗户,喊醒了周围几家人的12名居民,其中有3岁多的儿童以及60多岁的老人,让大家成功逃生。

16岁少年为救援人员领路

在平谷区镇罗营镇的关上村,河流湍急,道路泥泞。村民正扶老携幼往村外走,一名少年却逆行而上,为武警等救援人员带路。

“现在转移得差不多了!还有一些体力不太好的、住在上头的村民,也在陆续往下走。”这名少年名叫李梓辉,只有16岁,是一名准高中生。雨已经暂时停歇,但天气太闷热,他稚嫩的脸庞上不断冒着汗。

昨天清晨,河水漫入关上村,李梓辉一觉醒来,赶紧跑去村委会,套上荧光的应急马甲帮忙。他和其他网格员、志愿者被编成十余个小分队,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村民做好转移准备。

当天下午,村民陆续步行至村口,由公交车统一送到安置点。李梓辉的父母照顾着爷爷奶奶先行离开,他们叮嘱儿子:“帮忙别添乱,要注意安全。”

关上村是个大村,常住村民超过1000人,李梓辉从小在这里长大,对村里的地形和每家每户都极为熟悉。由他带路,消防、应急、森林公安、武警等救援人员能够顺利找到待转移的村民,做到不重不漏。

时间紧急,所有的镇村干部、志愿者和救援人员都没怎么吃东西。李梓辉的裤兜里揣着一只空空的矿泉水瓶——从早上5时到傍晚,他只喝了一瓶水,“我得留着矿泉水瓶,一会儿看看能去哪儿找点水。”

尽管已经非常疲惫,但这名少年依然坚守。“很多人来帮我们。今天一早,就有武警来了,他们没来得及吃早饭。”李梓辉指了指自己身上的迷彩服说:“我也希望能当兵,保家卫国,在群众有困难的时候冲上去。”

密云暴雨夜何淑英家里住进61位村民

石佛村村民郑国英的家紧邻白马关河,地势低洼,她家仍残留着暴雨肆虐的痕迹。

26日晚6点开始下雨,8时许,急促的敲门声划破雨幕,是村里的党员在暴雨来临前紧急通知转移。“院里的水都到小腿肚了!”,她抓起几件衣服夺门而出,发现水位已涨至膝盖。回忆那晚的雨,郑国英仍心有余悸,“还好通知得及时,再晚一会儿我估计就困在家里了。”

村子里,和郑国英一样家中受险的居民都聚集在了一起。因为通知及时,没有一个人遇险。石佛村妇联主任何淑英表示,该村共有31户涉险户,“26日晚上7时14分,我们开始给村民发信息,通知转移。村民党员挨家挨户地敲门确认转移情况,8时40分全部完成转移。”

在本次暴雨中,石佛村部分村民房屋冲毁比较严重,20户村民家中进水。

图片

石佛村部分村民家中受损

26日暴雨夜,由于位置相对较高,何淑英家的小院成了61位村民的临时避风港。不仅接纳本村村民,更收留了拖家带口的邻村乡亲。她清空所有可用的空间供老人休息,年轻人则在凉棚下避雨,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大家轮流值守,观察水势。次日清晨,当基础设施尚未恢复时,何淑英毫不犹豫地搬出家中存粮,“反正有啥吃啥,老年人吃口热汤面,也能觉得舒服一些。”能帮上大家,何淑英挺高兴,“光面条就煮了得有四五锅”。

图片

暂住在何淑英家的村民

还有14位转移村民留宿在李淑会家的三间房里。这个面积不大的小家成了最温暖的临时庇护所,湿透的衣衫被换下,大盆里堆满待洗的衣物,而李淑会那句“来者是客”的朴素承诺,让陌生的肩膀在风雨中有了依靠。

图片

何淑英(左)、李淑会(右)打开家门,迎接转移村民入住

随着石佛村救援物资派发到位,何淑英家里多了方便面、矿泉水、火腿肠。28日上午,虽然水暂时退去,但由于家园受损,加上暴雨红色预警仍在持续,部分受灾村民尚无法返回家中,依然在何淑英家中暂住。其中还有两位七八旬的老人,一日三餐,何淑英都给村民安排得妥妥当当。现在,何淑英希望村里的通信、供电能快一些恢复,让村庄恢复往日的正常生活。

暴雨过后的泥泞小道上,国网北京密云供电公司不老屯供电所所长李欣和同事们分成多个小组,扛着设备进村完成抢修任务,尽最大努力保障村民的正常用电。

27日下午,经过紧张施工,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在各临时安置点完成了发电机接入。除此之外,抢修队还为无法整村供电的两个村提供了两台发电车,以确保村中水井供电,保障村民能正常使用饮用水。

经过电力部门的持续抢修,截至27日19时,密云地区恢复了15个村4237户居民供电,同时恢复了9个通信基站、18个高压用户供电。

图片

石佛村外,施工人员抢修道路

截至28日上午,全区应转移人员涉及18个镇141个村2108人。截至28日1时,共转移19个镇156个村1748户4205口人,扩大转移人员2097人。

当发电机的嗡鸣声照亮安置点的夜晚,骤雨终会停歇,而人们彼此托举的姿势,永远定格成这座城市最坚固的堤坝。

强降雨致北京密云部分堤坝松动武警官兵连夜加固

受强降雨影响,北京市密云区潮河水位上涨,部分堤坝坝体出现松动,险情发生后,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快速出动人员装备支援抢险。

28日晚,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出动200多名官兵分为两个梯队,携带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等大型机械装备60余台(套)火速前往任务区域。第一梯队官兵于28日23时30分到达任务区域后,已投入堤坝加固任务。

图片

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徐畅介绍,潮河桥桥头的路基出现了严重损毁,他们与地方政府展开联合救援,对桥头的受损路基进行加固。目前动用了挖掘机、装载机、自卸车等大型的机械设备,采取多机协同联合作业,逐步进占抛填物料的方式,展开逐步加固。武警官兵会通宵展开作业,确保路基的绝对稳固。

图片

17名战士徒步13公里送物资

强降雨在北京密云西北部引发洪水和山体滑坡,多个村庄受灾,其中,位于深山的冯家峪村一度处于失联状态。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作为第一支进入失联村庄的救援力量,徒步挺进运送物资。

在前往密云区冯家峪镇的途中洪水湍急,大片树木倒伏,尤其是通往冯家峪村的公路被冲毁,给救援带来巨大困难。7月27日14时,武警北京总队机动第三支队的17名战士徒步13公里挺进冯家峪村。

图片

最终,武警战士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将方便面、火腿肠和饮用水等80多箱生活物资送达村民手中,并利用野战卫星设备成功向外传递灾情信息。

大桥被洪水冲断

救援队员接力运送物资

持续降雨造成北京市怀柔区多个行政村受灾。7月28日一早,由怀柔区琉璃庙镇机关干部、公安、武警、消防等组成的15支突击队,分别前往琉璃庙镇未打通道路的18个行政村,开展抢险救灾。

消防救援人员在简易桥上转移物资运往琉璃庙镇碾子湾村。张宇摄

琉璃庙镇的老公营大桥、偏道子村大桥、碾子湾村三处桥梁都已被洪水冲毁。救援队员接力将食品、饮用水等物资运送往村子。

图片

物资送到后,老公营村立即组织村民开着挖掘机,将救援物资分发到村民手中。

图片

在老公营村的偏道子自然村,强降雨导致村子低洼处发生内涝,村里在地势较高处支起柴火灶,安排村民们集中用餐。

图片

从27日下午开始,抢修人员对老公营村村口大桥进行抢修,截至28日中午11时30分,这处大桥已基本恢复通车。

图片

市气象台29日11时发布:今天下午阴天间多云,有分散性雷阵雨,北转南风二三级,局地阵风七八级,最高气温31℃;夜间阴有分散性雷阵雨或阵雨转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23℃。暴雨黄色和雷电黄色预警中,午后仍有分散性雷阵雨,局地短时雨强较大,道路湿滑,部分路段积水,注意防雷避雨和出行安全;避免前往山区、河道等危险地带。

编 辑 | 王   宇

校 对 | 孟子杰

校 审 | 熊   婕

值班编委 | 林思聪

来 源 | 青春北京综合自央视新闻、新京报、北京日报、@中国新闻网、气象北京


作者:

青春北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