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莫松懈,防汛还在吃劲的时候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评论员 于言锋

2025-07-30 17:49 语音播报

锐评
进入
京报锐评
看更多
+ 订阅

华北地区降水短暂间歇,北京也雨停天晴。阳光正好,但“七下八上”的主汛期还没有过去,防汛工作仍然还在吃劲的时候。

“七下八上”是每年极端洪涝事件多发期,是防汛工作最复杂、最关键的阶段。从气象部门发布的信息来看,今年主汛期降雨偏多,尤其是7月23日8时至7月29日11时,北京出现了跨度7天、持续147小时的“超长版”强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达210.4毫米,相当于7天下了北京平时一年降雨量的近4成,且连续在密云区出现极端强对流天气,为历史罕见,破坏性极大。面对汛情,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战风斗雨,咬紧牙关打了一场硬仗。

北京人口众多、建筑密集、地形多样,郊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九成以上,山区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六成以上,属于气候变化脆弱区。按照中国气象局预测,北京今年八月上旬降水量会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左右。综合来看,当前北京面临的防汛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种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灾害风险依然存在,决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

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发展韧性,是在大战大考中锤炼的。近年来,北京在防汛设施建设上下了很大力气,但客观地说,不可能处处都按照最极端的状况来设计安排、储备运行。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性极端天气,防灾的硬件设施重要,专业高效的管理水平、齐心合力的责任意识更重要。我们有必要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复盘总结、查缺补漏,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同时,更要拧紧责任链条、强化工作合力,切实打好防汛抢险救灾总体仗。相关部门担当作为、守土尽责,广大市民听从预警、协同配合,不断增强城市系统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我们就能在各种极端考验下争取更多主动。

城市的发展不可能总是艳阳高照、平顺无虞。但把责任真正落实到环环相扣的工作链条中,就一定能加固安全堤坝,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


编辑:鲍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