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盘点|凡人微光里,致敬每一次挺身而出的担当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王海萍 李拓

2025-08-01 06:08 语音播报

热点
进入
暖新闻
看更多
+ 订阅

生活中的温暖,往往藏在那些不期而遇的善意里。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暖心事、危难来临时的挺身而出,如同微光汇聚,照亮了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善良与担当始终在蓬勃生长。​

“我得到过帮助,所以想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前段时间,在北京街头,一名14岁女孩在路上正常骑行时遭一男子恶意别车,女孩被挤到机动车道险些被撞,男子却依旧不依不饶继续紧逼,甚至将女孩一把拽倒,情急之时,路过的外卖小哥孟世祥挺身而出,挡在女孩身前斥退了男子。孟世祥的这一见义勇为举动被路边监控记录下来,在网上热传。

随着媒体报道的深入,孟世祥背后更令人感动的故事也被挖掘出来。

今年46岁的孟世祥,是河南商丘人,两个儿子均患有遗传性罕见病——黏多糖贮积症,患儿会出现关节僵硬、骨骼畸形、生长迟缓、心脏瓣膜疾病等一系列症状。大儿子历经7次手术,最终落下终身残疾,两年前,孟世祥夫妇带着小儿子来到北京,边打工边求医。因为需要频繁奔走医院,无法从事时间固定的工作,孟世祥成为了一名众包骑手。

孟世祥

多年来,为了给孩子们治病,家里几乎掏光了所有积蓄,还欠了很多外债,最难的时候,孟世祥一个人躲在桥洞里哭,但即便如此,他也从没想过放弃,反而一次次伸出援手帮助别人。

冬天的深夜里,他看到醉酒男子骑车摔倒在路口,担心处在视线盲区有危险,便将男子扶到人行道上,并联系其家人;

路边捡到身份证,他就按上面的地址送到失主家里;

捡到掉落的耳机,也及时归还……

他说,“北京是一座有爱又温暖的城市,我在这里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所以也想力所能及地帮别人。”

孟世祥带小儿子来京求医,入院不到两个月就找到了合适的骨髓配型,并于2023年10月顺利完成骨髓移植手术。其间,孟世祥获得了“美团袋鼠宝贝公益计划”的大病帮扶公益金,还有慈善会的义工也一直帮扶着这个家庭。

孟世祥与妻子带着孩子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眼科进行复查。

送外卖的日子里,有阿姨给他塞水,有顾客送他橙子。电动车坏了,眼看4笔订单要超时,他挨个给顾客打电话解释,对方却说:“没事,晚点儿没关系,您路上注意安全!”那天订单全超时了,却没收到一个差评。

善意激发善意,友爱循环传递,世界的美好不过如此;孟世祥即便身处困境,也从来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依然保有对希望和美好的追求,心向光明,实属珍贵。

许一池星光,暖一方人间

7月,有这样一条新闻感动全网——2岁宝宝生重病,动物园“掏空”许愿池相助。

7月9日,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游客中心接到一个求助电话,对方称,自己2岁多的女儿突患恶性肿瘤,正在与病魔抗争,由于医疗费用高昂,家庭负担较重,无奈之下,希望园方能退还他们今年4月办理的年卡费用588元。

接到电话后,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不仅为家长办理了年卡退款手续,更做出决定:保留年卡权益,诚挚邀请小朋友康复后,一家人再来园内游玩。除此之外,园方还捐赠了5万元现金,并将景观湖许愿池内的上万枚硬币打捞出来,清点之后共计12083元全部捐出。

据了解,该园许愿池里的善款每年都是定向捐助给红十字会,这次考虑到小朋友病情比较紧急,治疗费用缺口较大,所以就开辟了绿色通道。

园方表示,一直以来动物园都非常关心社会公益事业,对于支持和热爱动物园的游客,也希望在他们遭遇困境时能够尽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接下来,园方会继续密切关注小朋友的病情,也呼吁更多市民能够加入到这份爱的传递中来,为患病女孩加油鼓劲。

7月16日,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在社交平台表示:承蒙关注,许一池星光,暖一方人间。

当许愿池从景观变为救命通道,那些沉在水底的硬币也闪耀出了更温暖的光芒。12083元善款承载着游客投掷硬币时的万千祈愿,最终化为真实的希望。这一刻,许愿池的含义具象化了。

他们建设城市,城市也在守护他们

盛夏七月,户外工作者的健康问题是社会各界牵挂的焦点,暖心的是,不少城市充分依托地铁站资源提供免费纳凉区,还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服务。

在深圳,在确保客运服务质量和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下,深圳地铁结合实际客流情况,为市民设置了纳凉区,供大家避暑。午间时段,不少建筑工人在地铁不影响出行的空地处,靠着墙根或坐或躺。地铁的工作人员还特意搬来椅子,以便工人们更好地休息。

在重庆,自7月4日起,重庆轨道交通具备条件的146个轨道站点均开放纳凉区,乘客不仅可以纳凉休憩,还可以使用站点内提前备好的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防暑降温用品。

在成都,自2022年首次推出纳凉区以来,成都地铁已连续多年为市民送上清凉,目前,全线网423座地铁车站均可纳凉。

在南昌,地铁3号线在部分车站打造升级版纳凉区,纳凉区内有色彩缤纷的座椅、儿童娱乐区、为老年乘客设置的棋盘区域等升级版纳凉区,同步设置有户外工作者驿站,为烈日下奔波的快递员、环卫工人们提供休息避暑等一站式服务。

在无锡,目前地铁已有85处纳凉区,除了配备饮水机、桌椅、儿童玩具和书籍等,车站还准备了卫生纸、花露水、藿香正气水、便民药箱、共享雨伞等日常用品和驱蚊防暑专用品。

在合肥,地铁131座车站已设置“纳凉区”,第一时间向市民免费开放,每个“纳凉区”均配有纳凉凳、“夏日清凉包”部分站点还提供饮用水等全面为市民及高温工作者,提供临时休息、纳凉等服务。

无人打扰,没人驱赶,没有异样的目光打量……一个个纳凉点,不仅是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的清凉驿站,更像是一处安心港湾,在这里,他们不必因满身汗水而局促,不必为短暂休憩而不安,疲惫的身心得以舒缓。这份清凉里,藏着对劳动者最朴素的敬意,让每一份烈日下的坚守,被稳稳托举。正如网友所言:他们建设城市,城市也在守护他们。

致敬!大雨中挺身而出的英雄

眼下正值“七下八上”主汛期,今年暴雨频发,在风雨交织的危难时刻,无数挺身而出的身影让人肃然起敬。他们或许是身披橙色战甲的消防指战员,或许是冒雨奔赴一线的武警官兵,或许是自发参与救援的普通人…… 正是这千千万万个平凡却勇敢的英雄,在汛情的严峻考验下,用肩膀扛起责任,用行动守护生命与家园。

7月28日,在北京密云葡萄园村,强降雨导致村庄大面积被淹。当地村民自发利用铲车、冲锋舟,协助消防人员救出被困群众。王天宇、王冲、段小城、王利新、王利国组成的“兄弟连”奋战一天,总计救出上百人。

同样是在密云葡萄园村,村民康福被同事叫醒后发现积水已有一米多深,村子里有院墙被冲倒,来不及走门,于是爬上房顶敲击邻居家窗户,喊醒了周围几家人的12名居民,包括3岁多的儿童以及60多岁的老人,让大家成功逃生。

7月26日深夜,怀柔琉璃庙镇遭遇暴雨。家住老公营村的袁振华想去车内寻父亲看病的2万元现金和证件。路上见一辆白色轿车歪在路边并传出喊声,袁振华毫不犹豫地冲向被困车辆,咬紧牙关从副驾驶的窗户将车里的人拽出。就在两人走到旁边平地的瞬间,山上的大水冲下,将其身后的车辆吞噬。等大水退去,袁振华想再寻找自己的车,已不见踪迹。但他却说:“钱没了,车也没了,但是我救了一个人啊,我觉得挺值的!”

袁振华

726日晚,怀柔区怀北镇大水峪村北京大水峪村65岁村民为防乡亲涉险,暴雨中独守危险路段整夜未眠,并用私家车封堵路口,在湍急水流前筑起“人肉警戒线”。问及辛苦,老人只说:“怕大家出危险。”

在密云水库南北通道——西火路的抢修一线,上百人昼夜忙碌,争分夺秒,甚至顾不上吃饭,只为尽快打通这条“生命线”。“再送两车就吃!北边河道里水流太大了,一车料倒进去,剩不下多少……我20多岁正当年,少吃顿饭又饿不坏!”这样的“无名英雄”有很多。

在密云宁村新桥区域,武警北京总队千余名战士连夜冒雨奋战,加固潮河堤坝,共搬运沙袋10万余袋,构筑堤坝1100米。尽管浑身湿透,脚被雨水泡得发白,但战士们士气依然高涨!而且据当地居民称,这些武警官兵看起来很年轻,大多都是00后,却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冲在最前面。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致敬每一双伸出的援手,致敬每一个逆行的背影。这份善意和担当,让世间充满暖意,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这些平凡英雄的群像,终将在时光长河里永远闪耀。

参考资料:新华社、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光明网、江苏新闻广播、闪电新闻

京华好风气

编辑:王海萍,李拓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