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1 11:40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穿越重重封锁深入陕北苏区,以纪实文学《红星照耀中国》向世界揭开中国革命的真相。值此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红星照耀中国》全新修订版日前与读者见面,该书根据1968年作者生前最后一次亲自修订本完整翻译,新增192处历史解读与油画长卷,为读者提供更立体的阅读体验。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问世近90年的经典著作,不仅以白描手法还原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史诗,更以鲜活细节打破历史刻板印象,成为跨越时代的“人民史诗”。
该书正文部分共十二章,主要描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红军将领、士兵、农民、牧民、工人、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在苏区的战斗、学习和生活情况。
第四章《一名共产党员的由来》是毛泽东唯一承认并以第一人称口述的传记,真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与胸襟气度;第五章《长征》则以突破封锁线、飞夺泸定桥等细节,还原了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远征,它既是整部作品的核心,也是中国革命史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1936年6月,斯诺冒着生命危险,通过宋庆龄、鲁迅等进步人士的介绍,在中共地下党的帮助下,穿越重重封锁,抵达陕北。在接下来的一百多个日子里,斯诺走遍安塞、保安等县乡,详细地考察了苏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情况,遍访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上百位红军将领和战士,用自己的眼睛和笔触记录下这群经历了两万五千里艰难困苦行程的人们的传奇故事。
他用鲜活的历史细节,记录下红军将士的日常生活、真实可爱的一面:毛泽东自述数学曾被老师嫌弃,彭德怀用西瓜犒赏战士,陕北苏区率先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与“周日休息”,战士们休息时打球、跳舞等。
斯诺发现,红军将领们虽身负蒋介石巨额悬赏,却常以赏金数额互相调侃;十几岁的“红小鬼”们坚持原则,因斯诺未用“请”字而拒绝倒水;年薪两万大洋的电气工程师徐承志放弃优渥生活,投身革命;战士们衣服破旧却干净整洁,交谈时条理清晰,拒绝污言秽语。
回到北平(今北京)后,斯诺用考察苏区得来的资料,为英国和美国的报刊写了许多报道,引起极大反响,轰动一时。后来,他把这些文章汇编成书,写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据介绍,该版新增192处历史精讲点拨,涵盖时代背景注释、人物性格分析、针对原著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跨文化解读等,向读者解读斯诺为什么要这么写。随书还附赠画家沈嘉蔚创作的同主题历史油画长卷、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1936年斯诺西行路线图、思维导图和高频知识点考查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