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17:21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为文旅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石景山区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为重要契机,充分发挥区、街两级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以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为重要阵地,在提供文化资源支持、增加旅游宣传功能、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服务中心建设、合作开展文化旅游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精心谋划文旅融合特色活动,全力推动石景山区公共文化服务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打造“欢乐冰雪季”,探索“后冬奥时代”文旅融合新路径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位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地首钢园周边,依托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近年来成功打造了“十美广宁·欢乐冰雪季”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每年冬天,冬奥社区文化健身广场西侧河道内“变身”冰雪运动基地,居民游客通过预约即可免费入场参加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冰雪项目。通过冰雪运动体验、文化展示等活动,激发了居民游客对冰雪运动的兴趣,推动了冬奥知识、冰雪文化的普及。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还设立了“冬奥汇客厅”和广宁展厅,利用VR体验和展览,让游客深入了解冬奥文化和社区治理成果,增强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凝聚力。此外,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举办冰雪公益课堂、摄影大赛等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丰富居民文化生活,进一步拉近了社区与居民的距离。
广宁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将冰雪文化、冬奥精神与地域文化结合,成功打造了特色文化品牌,为区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提供了示范。
八角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依托区内旅游资源,多点发力打造文旅融合新体验
为深入探索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八角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立足区域资源禀赋,统筹谋划、多点发力,创新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体验。近年来,八角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精心策划系列特色文旅活动,持续激活文旅融合发展动能。举办“劳动节首钢园游园体验活动”,组织居民深度游览首钢园滑雪大跳台、功碑阁等标志性景点,切实增强居民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在八角新乐园举办“落日音乐会”系列品牌活动,同步打造“八角文旅小角落”,现场发放文旅伴手礼等形式,有效提升群众参与热情,为居民游客呈上精彩纷呈的文旅视听盛宴……
与此同时,街道扎实推进基层文化队伍建设,系统开展文旅融合业务专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文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与服务能力,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通过系列创新举措,有效提升区域文旅活动的吸引力与影响力。
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文化活动赋能,打造文旅融合新范式
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深度践行文旅融合战略,积极联动辖区内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北京第一通电村”、法海寺壁画艺术馆等文旅点位,开展文旅融合主题活动。通过整合文旅体验、公益服务,创新构建“文化浸润+志愿服务”双向赋能模式。依托辖区内的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开展模式口驼铃古道志愿讲解团、模式口驼铃古道旅拍志愿服务团等文化志愿团队,提升游客游览体验。
在国际博物馆日期间,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联合石景山区石刻博物馆与北京“第一通电村”推出“石刻记忆与电力文明”沉浸式展览,通过石刻拓印参观、电力历史互动装置及“京西通电第一村”故事,吸引多名居民及游客参与,生动展现模式口“古道驼铃”与“电力先驱”的双脉文化。作为石景山区石刻文化节分会场,开展“刻出我心中的金顶街”系列活动,非遗传承人现场教授线描雕刻技艺,居民游客亲手创作主题石刻作品,同步举办漆扇绘制等非遗工坊,金顶街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正在用生动实践推动区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摄影+研学”绘就文旅融合新图景
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深耕文旅融合,以摄影为纽带打造特色研学社。研学紧扣“一老带一小”融合新模式,以“银龄传技、青少承艺”为核心,让退休摄影艺术家当起“银发导师”。通过“理论启蒙+研学实践”双轨模式,充分发挥退休摄影艺术家“老带新,传帮带”作用。同时,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摄影团队持续发力文旅宣传,定期开展公益培训,从手机摄影到专业器材使用,让居民零基础也能拍出好照片。学员们跟着团队走进国际雕塑公园、石刻艺术博物馆等景点,用镜头捕捉石景山区“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景致。此外,研学社还拓展多元实践场景,带领未成年人走进石景山区自来水厂,了解城市供水的科学知识,使研学活动兼具文化传承与思想教育意义。2024年11月,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用脚步丈量古都”户外研学大课堂项目成功荣获“2024年京韵特色社区教育示范项目”。
苹果园街道综合文化中心通过系列文旅融合活动,构建起“文化传承有载体、研学实践有场景、区域资源有活力、居民参与有热情”的良好生态。
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文商旅体交响共鸣,打造活力文旅大舞台
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创新打造“文旅大舞台”品牌项目,通过文商旅体深度融合模式,推动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精心打造“端午承古韵,乐享嘉年华”端午嘉年华等特色节庆活动,融入洒艾草水、舞龙表演、旱地龙舟等传统民俗文化,既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有效提升了区域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文化惠民与旅游推广的双赢局面。同时,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积极组织辖区舞蹈队、模特队等文艺团队走进知名景区、标志性建筑进行文艺展演和打卡互动。依托自行车击剑运动管理中心、郎园park等特色场地开展打卡活动,将文化活动举办地延伸至旅游景区,不仅丰富了活动形式,更带动了周边商业消费,促进了文旅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下一步,老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将在第十五届社区艺术节期间开展“老山文旅发现之旅”活动,组织参赛团队到辖区内景点开展创意打卡、视频拍摄等活动,全方位展示辖区内文旅资源,有效提升居民游客对文旅资源的知晓度和认同感,为景区宣传开辟了新途径。
古城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多元融合,解锁文旅融合新场景
古城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紧扣“文化、旅游、融合、创新” 主题,深耕文旅融合实践路径。活动组织突破传统单一模式,联动多元文旅场景打造特色体验:组织居民走进国家植物园开展生态科普活动,特邀植物专家全程讲解,在游览中普及绿色低碳理念,让科普知识随脚步浸润人心,实现生态教育与文旅体验的有机融合;精心策划新安城市记忆公园探访活动,通过老物件展示与场景复原,让居民在触摸历史脉络中沉浸式感受城市变迁;组织居民走进中国园林博物馆,让大家在移步换景间领略传统园林文化的深厚底蕴,收获沉浸式文化体验;举办文旅资源推介会,以互动展示、特色讲解多维度呈现辖区文旅亮点,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在服务升级方面,古城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开展文旅资源推介及旅游咨询服务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同时,场馆内设置旅游咨询台,配备详实的宣传资料,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旅游咨询服务创新融合。通过系列举措,持续优化文旅体验场景,切实增强居民文化获得感,为街道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依托“城市主理人”,激活文旅融合生命力
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深挖在地文化,依托“城市主理人” 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创新“文化基因在地化”融合模式,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依托城市主理人开展的“以画再现 石景山首钢园”文旅融合宣教活动,从“石景山—首钢园”的前世今生讲起,让参与者深入了解石景山区文化脉络及文旅资源,实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交融;“奇妙端午游・非遗新传承”民俗潮玩节以“传承与创新”为主线,通过非遗展演、民俗市集、趣味游戏等多元形式,让非遗文化融入旅游体验,增强文化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山与理想阅读季”则通过景点知识问答串联诗词驿站打卡,将文化学习嵌入游览动线,使石景山风光成为诗意文脉的鲜活课堂,让居民游客在游览中感受文化魅力,推动文旅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下一步,鲁谷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将继续加强在地文化培育,以“城市主理人”为文化转译者,将其打造为凝聚区域认同、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持续推动文旅资源深度整合,让在地文化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更持久的生命力。
五里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串联“诗和远方”,打造文旅融合文化长廊
五里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深耕便民、惠民、助民、为民的文化服务,培育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品牌,为文旅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五里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联合北京市生态摄影协会,开展“走京西绿道 赏京西美景”生态采风文旅活动,吸引文化战线工作者、自由职业者等各界人士参与。活动将京西绿道打造成串联风景与故事的文旅长廊,通过“走石景山、读石景山、宣传石景山”的过程,深度探寻区域文旅魅力与发展成果,“诗和远方”的愿景在五里坨落地生根。此外,五里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依托京西五里坨民俗陈列馆,举办“清明诗会”等活动,让诗意与远方交融,以诗歌串联传统习俗与地域文化,让游客在游览中沉浸式体验诗意,实现文化与旅游相融合。
在文旅宣传方面,五里坨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线下联动中交集团、宏天商场等商业综合体,在公共区域摆放“漫游石景山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线上通过“五里坨文化活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发布石景山区文旅资源信息,全方位擦亮区域文旅名片,为文旅融合作出贡献。
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整合辖区文旅资源,创新文旅融合人才培育模式
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积极探索“文化+创新”的文旅融合新模式,成功吸引不同年龄、职业群体的广泛参与,提升了活动的感染力与传播力。
在活动策划上,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精准把握时节特色,在国际雕塑公园春季玉兰花盛开时,将摄影艺术与植物文化相结合,组织居民走进公园用镜头记录玉兰之美,感受春日的美景与生活。活动将摄影艺术、植物文化融入公园游览场景,以居民参与创作的形式,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既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也助力区域文旅活力提升,是基层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在人才培育方面,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八宝山街道综合文化中心组织辖区基层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走进石景山城市休闲公园,开展别开生面的文旅融合业务培训。培训不仅安排专业的学习研讨环节,还设置了诗歌诵读等特色活动。参与者在书香与美景交融的氛围中,分享文旅融合经验、探讨创新发展思路,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下一步,石景山区将充分发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示范效应,不断优化文化服务供给,深入探索文旅融合创新之路,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活动和优质高效的旅游公共服务,全力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高水平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
文/左惠子
校检:张萌 韩京华
审核: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