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7 13:51
8月8日“全民健身日”即将来临。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李旭提醒,“崴脚后立即热敷”“关节痛就贴膏药”等处理方式,容易加重运动损伤伤情。运动损伤处理谨记“急性冰敷慢热敷,不明伤情先制动”。
在临床接诊中,李旭发现最常见的误区是将热敷用于急性损伤。“很多人关节扭伤后马上热敷或贴膏药,这反而会加速局部出血肿胀。”他说,运动损伤发生48小时内建议冰敷,每次不超过20分钟,间隔两小时重复。如果没有冰的话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冰棍或冰镇饮料,用衣物包裹后敷于患处,并适当进行加压固定。另一个普遍误区是过早活动受伤部位。强行活动可能造成二次损伤。
慢性劳损患者常有一个错误认识:不敢运动。例如膝盖疼痛就完全不敢动,反而会导致肌肉萎缩。慢性损伤应在疼痛可控范围内进行康复训练,热敷配合适度活动更利于恢复。
“止痛膏药不可乱贴。”李旭说,皮肤发热时贴膏药可能引发过敏,疼痛超过3天不缓解,或出现关节错位感、异常响声,必须及时就医。
久坐人群突然开始运动时,由于不熟悉运动特点、技术掌握不到位,最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经常运动的人也要注意,体力下降或年龄增长导致的身体素质下降,同样会增加受伤风险。
从事篮球、滑雪、羽毛球等高风险运动时,必要时要佩戴专业防护装备,且需确保尺寸合适、固定牢靠。“戴护具不是示弱,而是更好地保护自己。”
“正确处理运动损伤,记住‘急性冰敷慢热敷,不明伤情先制动’。”李旭说,运动损伤的黄金处理时间是伤后24小时内,及时正确地处置能缩短三分之一以上的恢复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