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俄罗斯专门赶来武汉,捐了件已珍藏87年的宝贝!
长江日报

2025-08-09 13:04 语音播报

热点

一手持10枝康乃馨

一手拿着一张老照片

和一封泛黄的家书

8月6日下午3时许

56岁的叶莲娜·雅科夫列娃

来到位于武汉解放公园内的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台前

6日下午,按照母亲伊拉的心愿,叶莲娜将外祖父舒斯特尔和外祖母米娜结婚时的老照片带到烈士墓前。记者谌达军 摄

叶莲娜目光停在

墓台下排第七块烈士碑牌

上面刻着她外祖父的姓名

列夫·扎哈罗维奇·舒斯特尔

这是叶莲娜第一次来武汉祭扫

她说,这次祭扫

他们家三代人等了87年

舒斯特尔的碑牌在烈士墓的中轴线上,正对方锥形纪念碑,纪念碑上刻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永垂不朽”26个鎏金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夺目。

叶莲娜将康乃馨摆在外祖父舒斯特尔碑牌前,将外祖父和外祖母米娜结婚时拍的老照片轻轻放在一旁。她拿出那封泛黄的家书久久凝视着墓碑上舒斯特尔的名字。

6日下午,舒斯特尔烈士外孙女叶莲娜来到解放公园烈士墓,在墓前献花。记者谌达军 摄

“这是外祖父1938年3月14日从汉口寄回去的唯一一封家书。临来前,我母亲要我一定把这封家书和这张老照片带到外祖父墓前。”叶莲娜指着那张仅有明信片大小的家书说,信中外祖父对外祖母说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把他们的女儿抚养成人。“外祖父牺牲后,外祖母独自抚养我母亲,母亲长大成为一名工程师,外祖母66岁就去世了。”她哽咽道。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舒斯特尔来华前的戎装照。记者谌达军翻拍

1938年4月29日,日军以39架战斗机和轰炸机侵袭武汉,中苏空军并肩凌空杀敌,取得了汉口“空战大捷”。据俄罗斯国立军事档案馆提供的解密档案显示,舒斯特尔正是在当日空战中和日机相撞牺牲。

6日傍晚,叶莲娜来到山海关路与沿江大道的交会处,据记载此处一幢四层楼历史建筑当年曾是苏联空军志愿队员的宿舍。她站在建筑外,拿着那封外祖父从汉口寄出的家书说,“这封信又回来了”。

1938年3月14日,舒斯特尔从汉口写回的家书。记者谌达军 翻拍

此行,叶莲娜代表他们家将这封家书捐赠给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她说,外祖父舒斯特尔1938年4月牺牲时,自己的母亲伊拉刚过半岁。

“你要照顾好女儿,抚养她健康平安地长大成人,这是你的主要任务。多陪她出门,到我们柳别尔齐的部队看看,现在已经可以乘车去那儿了。”叶莲娜指着信中这几句说,这些是母亲伊拉对自己父亲的全部记忆和思念。这封家书里有父亲对伊拉全部的爱。

米娜(左)与舒斯特尔结婚时的合照。(谌达军翻拍)

伊拉读书时很刻苦用功,后来考上大学,学的是地理专业,毕业后从事自然环境保护工作,成了这方面的工程师。她工作勤恳,取得了很多成绩,现在已87岁伊拉独自一人生活在彼尔姆,身体已不是太好,时常咳嗽。

记者问叶莲娜,她母亲愿意将家书原件捐给武汉吗?叶莲娜说,那封家书是母亲最珍视的物件,一直夹在家里的老相册里。这次决定把这封家书原件捐到武汉,老人心中很是不舍。有一天早上,她给我打电话说:“你拿去吧,这封信已经陪伴我87年了,你把它送回到它的投寄地,带着它去到我父亲的墓前。”叶莲娜对记者说,母亲希望这封家书能在维护中俄友谊中发挥作用。

5日上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右)接受叶莲娜捐赠的家书并向其颁发捐赠证书。记者谌达军 摄

点击阅读更多背后故事


编辑:胡德成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