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9 21:17
“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
8月7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上,台湾国际战略学会理事长王崑义唱起了这首曾在台湾家喻户晓的“光复节歌”。
1945年10月25日,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回归中国。台湾从1946年起就设立了“台湾光复节”,当天放假,直到2000年被民进党当局取消放假。
王崑义说,1895年台湾是因为甲午战争失败被割让给日本,不是作为“无主地”被日本人占领。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抗战光复台湾,是把被掠夺过去的土地重新拿回来。
“我们小时候都会唱‘光复节歌’,但现在的台湾年轻人已经没有这样的记忆了。”王崑义说,当前很重要的是要恢复这种历史记忆,让台湾年轻人认识到台湾曾经不是“无主地”,台湾1945年回归中国是收回被掠夺的土地。当前民进党不断操纵“抗中保台”,就是要在台湾民众中塑造中国大陆想要“掠夺”台湾土地的错误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改造。
这位台湾学者感慨,现在很多台湾民众已经不了解抗日的历史,台湾地区领导人可以去乌山头水库纪念日本人八田与一,但不会去纪念国民政府光复台湾的将士们。更令人气愤的是,很多“台独”势力不把二战或抗战胜利当作“胜利”,而是使用“终战”的说法,企图模糊二战胜利的意义,进而否定台湾光复、回归中国的历史。
王崑义说,应该把有关台湾光复的历史记忆进行清楚地诠释,但由于岛内媒体几乎全部被当局控制,台湾年轻人听不到正确的声音。最近网红“馆长”到上海直播很成功,就是把大陆的真实情况传递给台湾民众的好方法——让台湾人来介绍两岸关系或历史的真实情况。今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可以做一些有关历史或文化的短视频,虽然只是片段式的历史记忆,但未来如果有机会连接起来,就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像我唱‘光复节歌’,50年前的歌我现在还记得。虽然歌词不太记得,但曲调还记得很清楚。”王崑义说,历史记忆的留存是保留两岸和解、对话渠道,未来实现两岸统一的重要基础。
第十届京台学者共研会由民革北京市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协办,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承办。100余名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围绕“台湾光复与两岸关系”主题以及秉持正确史观、共同铭记历史、台胞抗战史等子议题进行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