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17:31
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京台学者共研会上,台湾辅仁大学教授汪诞平接受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专访时说,纪念台湾光复是把台湾跟抗战历史和中国大陆连接起来,对两岸来说意义重大。
1945年10月25日,台湾脱离日本殖民统治,回归中国。台湾从1946年起就设立了“台湾光复节”,当天放假,直到2000年被民进党当局取消放假。
汪诞平说,80年前,随着抗战胜利,中国不但成功粉碎了日本的侵略阴谋,也收回了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台湾。《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以及日本天皇的《终战诏书》、日本内阁的《无条件投降书》,都体现了当时中、美、英、苏等国际社会主要国家的共识——台湾是被日本窃取自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台湾光复实现了这些共识,也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特别要提到一点,台湾光复节是10月25日,联合国2758号决议也是10月25日表决通过的。虽然相隔26年,但却是在同月同日,这可能是偶然的巧合,但也未尝不是一个天意的必然。这意味着在历史长河里面,台湾终归是要回到祖国的。”汪诞平说。
岛内7月26日的首轮民意代表“大罢免”投票以民进党当局完败收场,8月23日还将进行7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大罢免”投票。汪诞平说,从首轮“大罢免”结果看,台湾年轻人对民进党不断推动所谓“抗中保台”已经反感。与此同时,许多台湾青年通过到大陆交流,发现两岸有许多共同的历史和记忆,对民进党编造的谎言产生了怀疑。
两岸交流是否迎来新的契机?汪诞平说,“大罢免”失败代表了台湾民意的转折,证明长期以来有利于民进党的台湾民意已经发生了改变。民进党当局有两个选择,一是从善如流,改变过去不断“倚美抗中”的道路,开始接受两岸交流;但也可能变本加厉,持续阻碍两岸交流,对青年人来大陆进行限制,也不欢迎两岸民众之间的往来。在他看来,后者的可能性比较大。
第十届京台学者共研会由民革北京市委、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联合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协办,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北京中山文化交流协会承办。100余名海峡两岸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围绕“台湾光复与两岸关系”主题以及秉持正确史观、共同铭记历史、台胞抗战史等子议题进行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