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4:06
在北京西站南广场,环岛西侧的一排矮房子被造型优美的遮阳廊架替代,方便旅客等候网约车;丰台站按照旅客手机尾号数进行分区、分车道管理,从软件后台直接提示旅客到对应通道候车……今年以来,北京各大火车站擦亮“进京最美第一印象”,通过环境升级改造、进出站流线优化等措施,使“花园站区”颜值提升、旅客出行提速。
升级改造扮靓“花园站区”
“我刚从西安来北京,准备打车去酒店,北京西站比我几年前来时更美了!”在北京西站南广场环岛西侧新开辟的网约车候车区,拖着两个行李箱的王女士坐在遮阳廊架下给家人报平安。
遮阳廊架与带有流线感的白色座椅融为一体,一根根“竹钢”在空中展开像一把把遮阳伞,满足旅客防晒、避雨的需求。“这块三角地,过去设有相关部门的管理用房,经多方协调挪走后,释放了140平方米空间。我们将这里打造为网约车候车区,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市重点站区管委会西站办副主任侯昕介绍。
记者注意到,廊架顶端并非完全封死,而是局部镂空设计,以便于气流穿过。原来的护栏、石墩拆除后,换成了花箱,大花萱草、鸢尾等植物扮靓了“花园站区”。夜晚,点缀在廊架上的柔性灯带可为旅客出行、候车提供照明。
流线优化缩短旅客进站距离
暑运期间,各大火车站地区多措并举,为旅客进出站、接驳乘车提速。
过去,西站南广场环岛区域,常出现车辆排队拥堵、出租车与社会车辆交织的现象。今年,在站区升级改造工程中,将环岛西侧匝道“二变三”,增加一条车道,加快车辆循环。“我们还优化调整了落客区位置,优化出租车交通组织,将环岛与南广场无障碍衔接,旅客进站距离缩短三分之一。从落客下车到进站,旅客只需行走185米,不用再顺着护栏迂回行走了。”侯昕介绍。
记者看到,在西站环岛旁的网约车候车区,新增设了标有数字的指引牌,便于司机和旅客快速找到对方。通过一系列措施,西站南广场环岛通行效率提升约32%。
北京站东侧一处院子里,曾经的20路公交场站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用于公交车驻车,另一部分划为社会车辆和网约车停车场,设有20个车位。
“过去,许多网约车司机等旅客时把车往路边一停,加剧车站地区的拥堵。新添的这处地面停车场,不仅缓解了路面拥堵,也减轻了地下网约车接驳区的压力。网约车在此上下客,十分钟内免费停车。”市重点站区管委会北京站办副主任刘敬伟介绍。
科技手段助力旅客接驳提速
除了工程改造、流线调整,各大火车站地区还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理效率。
在北京西站负一层,通往网约车P6上车点的路上,一块蓝色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地面接驳区的监控画面,以及4车道、5车道上的网约车入场信息。一旦有车辆入场,屏幕上会跳出车牌号以及车道、站台信息,同时广播通知旁边网约车候车区内的旅客。
在朝阳站交通枢纽,网约车接驳区通过色彩分区,告别“人车寻路难”。改造中,将123区、456区、789区分别赋予橙、蓝、绿三色,各区立柱有了色彩,乘客只需在手机订单界面确认分区代码,便能精准找到对应区域。司机接单后,也能迅速定位乘客。
在丰台站南广场P1停车场,网约车候车区也完成升级改造,加装360平方米的遮阳棚。同时,按照旅客手机尾号数进行分区、分车道管理,从软件后台直接提示旅客到对应通道候车,提高旅客与网约车司机的对接效率。
根据《北京市重点站区2025年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本市今年聚焦疏堵、治乱、消隐、扮靓,全面提升各大火车站地区出行环境,尤其是将重点推动“一南一北一中心”(南站、北站、西站)三个站区品质提升。其中,西站南广场重点提升环境品质与景观绿化,重现莲花池历史文脉,致力于建成花园中的车站、城市会客厅的样板和站城融合的典范;北京北站地区打造基本无围栏花园站区;北京南站地区对周边地块进行“整体激活”,研究建设集地下交通接驳、城市公共活动和形象展示于一体的站城融合示范节点。
■相关新闻
坐京沪京广高铁可以点轻食了
高铁上也能买到轻食啦。8月8日起,京沪、京广高铁部分列车上开始提供轻食套餐。首批提供轻脂果蔬套餐、虾仁鸡肉轻食套餐两种类型,旅客可以通过扫座椅扶手上的铁路12306二维码订购,也可直接前往列车餐车选购。
轻脂果蔬套餐为纯素套餐,包含新鲜蔬菜沙拉,搭配溏心蛋、贝果面包、果蔬汁等,售价为32元;虾仁鸡肉轻食套餐则以虾仁鸡肉、贝果面包、圣女果、酸奶组成,售价为38元。鲜甜的虾仁和水煮鸡胸肉可提供优质蛋白,搭配蔬菜、豆类、藜麦等,低脂少盐,可满足乘客的不同需求。
中铁旅集团京铁列服公司生产总监詹冰介绍,从中央厨房到高铁列车餐吧,所有轻食产品均实行全程冷链管理。这些轻食在南五环中铁旅集团高铁配餐基地制作。为保证口感的一致性,所有食品制作均按标准流程操作,经十几道工序才最终抵达旅客的面前。轻食出厂前,还需经过严格的“体检”。送至旅客面前时,配有保温袋、冰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