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4:29
正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的
《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主题展览》
立体呈现5000余件展品
全面展示中华儿女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
为国家生存而战
为民族复兴而战
为人类正义而战的雄壮史诗
珍贵文物
“巩固统一战线”手迹
出自一次演讲
展览展出一级文物115件(套)。
展厅中,一张“巩固统一战线”手迹
吸引很多观众驻足拍照。
手迹以钢笔草体书写,
落款为“毛泽东”。
时间拉回到1938年5月,
八路军总政治部会议室里,
毛泽东为学生做了题为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的演讲,
勉励前来听讲的南方学生
将来回到南方开展游击战,
建立根据地。
毛泽东讲完后,
知识青年黄克拿出笔记本
请他题字留念,
毛泽东略微思考后,提笔写下
“巩固统一战线”六个字。
专家表示,这充分体现了
毛泽东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视,
也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
政治主张和战略方针。
历史细节
首展文物
丰富抗日斗士事迹
展厅中,约1/3的文物为首次展出,
为观众勾勒出更加丰满的历史细节。
一份泛黄的档案,
是1936年8月11日
伪满滨江省警务厅给伪民政警务司
关于赵一曼的报告。
这也是首次展出赵一曼
从被捕到英勇就义的详细档案。
这份报告原本是想
从赵一曼逃走中吸取“教训”,
加强“对思想犯人的管理”。
但报告所记述的事实,
却真实记录了赵一曼
忠于理想、视死如归的英雄事迹。
比如,档案中写道,
赵一曼被逮捕后,
“排除万难而脱逃”的原因
是为了“再投到赵尚志的麾下去,
作一个抗日战线的斗士”。
英雄家信
字字句句
写满英雄儿女家国情怀
一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油画
为观众展开另一段历史叙事。
1943年3月,日、伪军
对江苏淮海抗日根据地发起扫荡,
新四军第3师7旅19团2营4连
临危受命,肩负起掩护淮海区
党政机关和群众安全转移的重任。
18日,4连在淮阴以北刘老庄
遭敌合围,
官兵在强敌面前苦战竟日,
身负重伤的
连长白思才、政治指导员李云鹏
组织全连所余的战士,端起刺刀
扑向敌人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
直到全连战士都倒在血泊中,
全部壮烈牺牲。
战后,新四军第3师7旅重建4连,
并将其命名为“刘老庄连”。
展览首次展出了李云鹏的照片
以及刘老庄战斗打响前
李云鹏写给家人的平安家信(信封)。
讲解员说,李云鹏在信中写道:
“待风息波静,凯旋而归,
全家团圆,以报此恩。”
广征海内外文物十年磨一剑
本次展览展出包括
1525张照片、
3237件(套)文物等
在内的5000余件展品。
3237件(套)文物包含
纸质、金属、木质等多种材质,
全面展示了抗战时期
各党派、阶级、军队、团体、
民族和地区人民的战斗与生活,
更加鲜活生动地展现抗战历史。
背后,
是抗战馆过去近10年的积淀。
2015年以来,
抗战馆通过社会捐赠、国际交流、
革命后代介绍、收藏家征购等形式,
征集到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
珍贵文物,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基础。
80周年基本陈列改陈任务下发后,
结合主题内容需要,
抗战馆“多线作战”:
一方面,向全国13省区市50余家
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
发送文物征集复制函;
另一方面,组织4个调研团队,
奔赴祖国各地征集文物线索。
依托国际二战博物馆协会平台优势,
抗战馆还扩大文物征集的海外影响,
征集到一批珍贵文物。
比如,国际友人捐赠的
有关东京审判的
旁听券、记者通行证等;
多种国际渠道征集到的
刊载中国抗战内容的
《伦敦新闻画报》《纽约时报》
《芝加哥新闻报》等。
■展期:长期展出
■地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票价:免费,免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