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1 15:12
在本次灾情中,大城子镇梯子峪村成为“孤岛”。危急时刻,镇机关干部曹树森同志挺身而出,以年轻干部、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的多重责任担当,成为村民心中的“守护者”。
暴雨过后,为准确掌握梯子峪村受灾情况,帮助村党支部做好抢险救灾工作,需派遣一名机关干部入村驻村。此时,曹树森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徒步进村。
大城子镇农业农村和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曹树森告诉记者:“因为当时雨下得特别大,咱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已经完全被水淹没了,桥也被冲毁了。我们进村的唯一道路,就是这边的从南沟村上铁路桥,然后沿着铁路桥走大概15分钟的路程,从这边再下铁路桥。”
入住村里后,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曹树森迅速摸排受困人员情况,建立了详细的受困人员台账,积极协调各方资源,高效组织生活物资的调配和分发,极大鼓舞了村民抗洪自救的信心。直到三天后道路打通,全村人都转移到安置点,他才最后离开。
据大城子镇梯子峪村村民王瑞伶回忆:“当时雨下得很大,老百姓都没了主心骨。他来了以后,让大家别慌别急,政府会救援,物资等很快会到。他还组织我们撤离,把一切工作都安排好了。”
据大城子镇梯子峪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利介绍:“一张行军床就铺在这儿,没电、挨蚊子咬,也没吃的,看着真让人心疼。他就在这熬了两宿三天,一直坚守着,天天还得发物资、发物品、消毒、领路,脚都磨烂了。”
现在,虽然洪水退去,曹树森的脚步却未曾停歇。他还是一次又一次踏上通往梯子峪的山路,挨家挨户看看有没有人员回家后滞留,村里有没有难题需要沟通解决。
大城子镇梯子峪村党支部书记王胜利表示:“家家户户都认可他。他工作负责,确实付出了很多。这位包村干部,是位合格的包村干部,更是一位合格的党员。”
从暴雨围困的至暗时刻,到洪水退去后的复苏之路,曹树森用脚步丈量着“守护”二字的千钧重量,用行动践行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