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啤酒兑水除病害?假农技专家比真害虫更可恨
北京晚报 | 记者 张悦

2025-08-11 18:57 语音播报

锐评

“啤酒兑水喷两遍,蔬菜病害全不见”,对农户而言,这话常人说纯属胡诌,若是身披“农科所”标识白大褂的“农技专家”说,会不会觉得可信?要是真信了,就真上当了。

据央视财经报道,网上有一批伪农技专家,或是煞有介事地讲解农业科学知识,或是推荐或者打假啤酒兑水类“种地小妙招”,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带货肥料等农资产品。不少“农业专家达人”来自“祥禾农业”,这一团队的创始人直言,旗下1000多个账号,实际出镜、运营的工作人员没有任何农业教育背景,甚至大多数人完全不懂农业知识,“一切都是假的,都是表演”。

对很多农户而言,玉米、花生、辣椒的病虫害是经常面对、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求助网络是获取答案的便捷方式。伪专家们正是瞅准这一点,给自己自封专家、达人的帽子,来骗取农户的信任;用所谓的农业知识、种地妙招吸引关注、积累粉丝,好达到带货的目的。据报道,他们前脚是正襟危坐的农业专家,后脚就能变成资深的主持培训者,农业只是伪专家们行骗的市场,坑农骗农的套路被他们玩得明明白白。

农作物长得好不好,与农民的生计直接挂钩。农民愿意听信伪专家,下单农资产品,就是想让自己悉心养护的玉米、花生、辣椒少生病、更高产。招摇撞骗的伪专家,把手伸向农民的钱袋子,让农民遭受减产损失,是真正的“病虫害”。农药、化肥等农资的质量,还跟粮食安全息息相关,大肆忽悠的伪专家若威胁到“国之大者”,更是比真害虫更可恨。

事实上,搭乘网络东风的伪农技专家已出现多回。据报道,有些所谓的农业博主通过三五天突击学习,速成“农技专家”;还有博主,在短视频宣称某农药“一药治百害”“生物科技大突破”。无论虚构身份还是夸大宣传,最终一样是靠卖货收割农户钱包。如此明目张胆的骗局,为何能顺利闯过平台关?农资网店难道不需要资质审核,商家话术难道可以随心所欲,假冒伪劣的农资产品又是如何流入市场的?

对网络上的伪农技专家乱象,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对农资类产品建立特殊行业的管理审核制度,平台有必要查找监管漏洞、不给伪专家流量,堵住“害虫”的啃食之路。也要看到,伪农技专家大行其道,说明农户对农业技术服务的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各地不妨邀请真正的农业技术专家,为农户答疑解惑、提升农户的科学素养和分辨能力。

农业稳则天下安,事关农业安全,绝不能容许伪农技专家继续坑蒙拐骗。


编辑:张悦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