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满足首都机场国际旅客高效出行需求,2024年4月,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国际出港改造工程正式拉开帷幕。该工程采用“分阶段实施、边运行边改造”的创新策略稳步推进。经过两阶段的施工及验收,2025年7月18日起实现全区域全新投用,标志着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国际出港开始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如今的新现场经过科学规划,精心布局了一系列先进设施,涵盖智能安检通道、CT安检机、毫米波门、智能边检柜台以及自助边检通道。这些先进设施的引入,实现了空间与设备的全面更新,更对旅客的国际出行体验展开了全方位重塑。
空间焕新:细节传递温情
步入新现场,现场珠光白的主色调漫反射着柔和的暖光,轻轻包裹着整个空间,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抬升后的吊顶让视野豁然舒展,让旅客在踏入的第一刻便感受到宁静与放松。在不显眼的地方,环境监控与报警设备悄然织就一张无形的“安全网”,24小时不间断地守护着旅客的安全。现场的设施更是与整体风格巧妙共鸣——安检服务台的线条与色调融入环境肌理,自然承接不同旅客的需求;航显屏清晰跳动着航班动态,广播与时钟的节奏精准踩合行程节点,让旅客随时掌握航班信息,不错过任何重要时刻;连电箱与消防设备都被精心藏进墙体铝板内,既保障了安全又保持了视觉整洁,从硬件升级到流程优化,每个细节都在轻声诉说:这里不只是奔波途中的交通枢纽,更是能触摸到温度的温馨空间。
双验并行:创新树立标杆
此次施工分为两阶段实施,其中第一阶段于今年1月22日率先启用,初步优化了现场通行效率,为旅客带来了更为流畅的出行体验。而第二阶段自今年2月17日开工,历经4个月的攻坚克难,于6月15日圆满完成全部施工任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以同步推进顺义区建委联合消防验收与民航业内验收的“双验收”实践,成功破解了运行中项目验收的难题,为同类工程树立起可复制的标杆。
在顺义区建委联合消防验收阶段,项目创新采用“旅客通行与验收并行”模式。在保障旅客正常出行的同时,对喷淋系统、烟感装置、消火栓试水等消防设施关键点位进行全面测试,严格检验其响应速度与联动效果,确保消防功能对标行业标准。这一模式攻克了运行中项目的验收瓶颈,为同类项目提供了具备实操性的现场管理及验收流程范例,让后续项目在验收过程中能够少走弯路,提高验收效率。
而在华北局民航验收中,项目将先进安检设备纳入验收范畴,构建起全流程标准化体系。从设备进场时的参数、性能与资质核查,到安装过程中每道工序的详实记录,再到调试阶段的系统联合校验,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这套流程不仅确保了安检设备的可靠运行,更为后续同类项目的设备验收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实操参考,推动了安检设备验收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精细管理:匠心铸就品质
面对工期紧、任务重、不影响正常运行的三重挑战,项目推进离不开与联检单位、现场运行部门及管理部门的协同攻坚——各方配合默契、鼎力支持,共同扛住了这场综合考验,为工程顺利推进注入关键力量。
项目组与联检单位反复推演旅客动线,联合运行部门用大数据精准预判高峰时段;在管线改造的关键环节,运行部门在场值守,提前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管线施工时现场运行分毫不受影响。项目组更协同管理部门创新引入三维立体模型,动态规划两阶段施工的资源分配与改造内容,实现“边运行边施工”的无缝衔接。通过优化施工工艺,在旅客流量高峰时段主动暂停高噪音作业,将施工影响降至最低;每日指纹打卡规范作业流程,全时段监控摄像头实时守护现场秩序;拆除作业时持续洒水降尘,让整洁与安全始终在线。
这份跨部门、跨单位的高效协作,叠加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改造工程在不干扰旅客出行的前提下悄然完成。最终呈现的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更彰显了管理水平的跨越式提升,让“匠心”二字落地生根。
智能通关:科技提效能
踏入新升级的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国际出港现场,智能科技赋能的通关流程让人眼前一亮。安检区域重新规划布局,智能安检通道如银翼舒展,搭配员工通道与回流通道,构成高效分流的“安全走廊”。
这里的每台设备都藏着黑科技:CT安检机以毫米级分辨率“透视”行李,违禁品无所遁形却不必旅客开箱,大大提高了安检效率和准确性;毫米波门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非接触式扫描既妥帖守护隐私,又将人体安检时间压缩至秒级,让旅客在快速通过的同时感受到科技带来的便捷;智能回框线更显巧思,自动分拣手提行李的同时,还能将空行李框精准回传,遇有疑问的行李则直接“走”向复检X光机,全流程环环相扣,效率较以往大幅跃升。
边检现场同样科技感十足,智能验证台集成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旅客稍作停留即可完成身份核验;自助边检设备允许旅客自主办结出入境手续,将“刷脸通关”的便捷变为现实。这些智能设备并非冰冷的机器,而是懂人心的出行助手,它们记得常旅客的习惯,理解赶路人的急切,用技术创新让安全检查与身份核验环节既精准可靠又高效快捷。
首都机场2号航站楼国际出港的新生,不仅是一次空间与功能的焕新,更是首都机场向着世界级航空枢纽目标夯实基建根基的关键一步。这场改造沉淀的“分阶段实施、边运行边建设”模式,验证了大型交通枢纽在营改造的可行性;“跨体系协同、多单位联动”的实践,为复杂工程的高效推进提供了组织范本;而“双验收并行”的创新,则为行业基建项目的合规性与功能性平衡树立了新标杆。这些从建设中提炼的标准化经验,将成为未来更多枢纽升级工程的“施工指南”。
从钢筋水泥的精准拼接,到科技与人文的深度融合,首都机场的建设脚步不会停歇。每一次夯基、每一次迭代,都在为世界级航空枢纽的蓝图添砖加瓦,让“便捷、温暖、高效”的出行体验,成为这座枢纽最鲜明的建设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