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五分钟AI动漫默片,看懂的都陷入了沉思……
2025-08-13 09:3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怀揣着“捍卫公平,守护正义”的职业理想,ABC三人一起从某大学法学院毕业。若干年后,已经成为某公司法务的C被老板叫进了办公室。他被告知,公司陷入了一起纠纷。如果不能帮助公司打赢这场官司,他将失去这份工作。一筹莫展之际,他在同事的怂恿之下,决定去找已经成为法官的老同学A。

A坚持认为法院会依法裁判,严词拒绝了C的请托要求。回到办公室后,A在司法公正和个人情谊之间选择了前者,如实在人民法院“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进行了填报。

但另一边,不甘心的C又找到了已经是一家咨询公司老板的老同学B。听闻此事的B表示只要花点钱就可以帮C搞定,并当面给一位神秘男士打了一通请托电话。

若干时日后,C所在的公司果然胜诉。C也从老板口中得到了“升职加薪”的好消息。

欣喜之下的他在联系B的时候,却发现对方失联了。惴惴不安的他来到B的公司,才得知B因为涉嫌行贿国家工作人员,已经被有关部门带走了,公司也被查封了。从旁人的议论当中C还得知,自己公司的官司本来就能赢,B只是顺水推舟而已。而就在此时,尚未回过神来的C接到了一通电话,被告知监委的人要找他了解情况。

挂完电话,C脑海中浮现出A和B在面对请托时截然不同的态度,终于明白了孰是孰非,然而,悔之晚矣。他给A发去一条微信,闷头走进了凄冷的细雨中。三人的毕业合影悄然随风飘落,在雨中逐渐模糊……

时光又穿梭回毕业的那天。ABC三人同坐在校园里,一起欣赏着刚刚拍好的毕业合影。只听见A轻声说道:“捍卫公平,守护正义,就看我们的啦!”彼时,微风不燥,阳光正好。

观后三问

第一问:当理想遭遇现实,我们的初心是否经得起淬炼?

短片中,C的困境和B的捷径,都是对A所代表的法律信仰的直接冲击。A的选择并非易事,他拒绝了人情请托,更主动填报“三个规定”记录报告表,这不仅是对外部诱惑的抵抗,更是对内心信仰的加固。对于法律人乃至所有追求理想的人而言,现实的压力永远存在。对理想真正的捍卫,对初心真正的坚守,不在于一句句华丽的口号,而在于每一个具体案件、每一次人情试探、每一次利益权衡面前,那一声艰难却毫不动摇的“不”。

第二问:当制度与人性共舞,我们应当如何维护司法的庄严?

故事里,“三个规定”记录报告平台是一个关键意象。它不仅是A践行原则的工具,更是现代法治社会设计的“制度防火墙”。它的存在,旨在通过强制记录和报告,隔离人情干预、利益输送对司法公正的侵蚀。A的填报行为,是制度得以有效运行的关键一环。而B的陨落,则深刻揭示了人性在利益面前的脆弱。更讽刺的是,C公司的官司“本来就能赢”,B的“搞定”纯属画蛇添足,这更加凸显了B行为的贪婪与C行为的愚蠢,以及试图挑战制度必然付出的惨重代价。法治的实现,既依赖于严密科学的制度设计,更依赖于每一个社会公民对制度的敬畏和严格执行。

第三问:那些看似无伤大雅的小节,是如何把大好的人生拖入深渊?

ABC三人命运的分野,源于面对诱惑和压力时的不同选择。A选择了原则和法律,虽可能承受人情压力,但内心坦荡,职业生命长青。B选择了践踏法律红线,其结局是违法行为的必然逻辑结果。C则是一个典型的“侥幸者”和“被动卷入者”。他在压力下动摇,被同事怂恿,被B欺骗,最终虽“升职加薪”,却瞬间陷入被监委调查的境地。“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着你。” 法律的制裁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在法治社会,每一个人都不能轻视任何微小的、看似无害的违规请求,因为它将一步一步把你拖入无法回头的深渊。

理想的价值在坚守中闪光

制度的力量在执行中彰显

法律的威严在敬畏中永存

供稿:北京延庆法院

视频:AI制作

编剧:李淑婷

剪辑:侯利洋

编辑:丁岩 刘宇航

审核:王亚楠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