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3 09:40
明明睡够了8小时
为何白天依然疲惫不堪?
一天到底睡多久更好?
怎样才算高质量睡眠?
不同年龄有“最佳睡眠时长” 看看你每天需要睡多久
适宜的睡眠时长是健康睡眠的基础。不同年龄段人群对睡眠时长的需求不同,且存在个体差异。
提倡顺应四时,起居有常。保持规律的入睡和起床时间,维持稳定的生物节律。根据全国爱卫办发布的《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释义》,一般来说:
0~3月龄婴儿每天需要13~18小时;
4~11月龄婴儿每天需要12~16小时;
1~2岁幼儿每天需要11~14小时;
学龄前儿童每天需要10~13小时;
中小学生每天需要8~10小时;
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
老年人每天需要6~7小时。
总体来看,婴幼儿所需睡眠时间最长,随着年龄增长,所需睡眠时间逐渐减短,一直到成年之后,才慢慢趋于稳定。
睡够8小时为啥还疲惫?这2个时间点很重要!
睡眠时间不够,可能会导致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免疫力降低。那么,普通人一晚必须睡8小时才算够吗?同样的睡眠时长,为啥有人神采奕奕,有人却哈欠连天?
专家表示,影响睡眠的两个关键因素是“要规律”和“要睡够”。睡觉也讲究“天人合一”,该睡的时候睡,而且要睡子午觉。
子时:夜里11点到凌晨1点
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
怎样才算睡了个好觉?良好睡眠质量通常有3个标准:
🌙入睡时间在30分钟以内(6岁以下儿童在20分钟以内);
🌙夜间醒来的次数不超过3次,且醒来后能在20分钟内再次入睡;
🌙醒来后感到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
此外,睡醒后的表现,也是判断睡眠质量的方式之一。
如果醒来后,多数时间能保证处于清醒状态;在工作和生活中,能保持足够的专注力,说明睡得可以。
如果醒来后还是容易嗜睡,注意力无法集中,则意味着睡得不够好。
越睡越累?这些睡眠误区你中招了吗?
误区1:越早躺下越易入睡
有些人认为要睡个好觉,就要比平时更早躺在床上。但其实如果没有在短时间内入睡,反而容易陷入焦虑,大脑越发兴奋。
误区2:睡前喝酒能助眠
喝酒后可出现促进入睡的假象,其实通常是浅睡眠。喝酒睡着后,酒精容易抑制呼吸,导致睡不安稳,扰乱睡眠结构,第二天醒来后头重脚轻。
误区3:运动、看书促入眠
很多人每天晚饭后会适当运动,然而,长期失眠的人并不适合过度运动,运动会让原本已经疲倦的肌肉更紧张,大脑也会更清醒;还有一些人会在睡前看书,不过,选择哪种书籍也需要注意,如果睡前看情节紧张的小说,会让大脑更兴奋。
误区4:白天补觉能“还债”
人们常认为,晚上熬夜没睡好,第二天多睡一会儿可以补回来,实际上,这种补觉方式会发展成习惯性晚睡晚起的恶性循环。此外,休息日睡懒觉也会打破平时形成的睡眠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