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丨穿黑丝披斗篷爬进地铁?博主起号不能沦为扮丑表演
北京晚报 | 记者 辛音

2025-08-14 14:55

锐评

一名男子身穿黑丝上衣,身披黑斗篷,在地铁开门时,以爬行的方式进入车厢。这是近日在杭州地铁9号线客运中心地铁站发生的诡异一幕。据法治日报报道,涉事男子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配文:“我能起号成功吗?”其拍摄行为疑为起号炒作。平台通报称:该账号以不当行为博取流量,涉嫌扰乱公共秩序,造成恶劣影响,已被无限期封禁。

漫画/李海英 图据法治日报

所谓起号,就是开通网络账号后,在短时间内通过更新内容积攒一定的粉丝量、获得较高的曝光度。为博取关注、在各类画风中脱颖而出,不少账号经营者歪招迭出。涉事男子裹着奇装异服,行为荒诞不经,如此独特的起号方式,不仅惊吓到同乘旅客,也侵扰文明有序的公共空间,拉低平台内容的创作品质。发布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账号不仅没能起号成功,还受到无限期封禁处罚,正说明此路不通。

当前短视频平台创作者众多,对流量的争夺日趋激烈,起号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令人担忧的是,通过丑态表演及反常行为起号的并非个例。据报道,有的创作者在公交车上捏爆牛奶,导致车厢里、车座上、玻璃上到处是牛奶;有的将饮料泼在路人身上,拍摄对方的反应;有的拿面粉在公安局前吸两口,跟警察对视一眼转身就跑……起号的成功密码,本应是优质的内容、正向的价值、动人的表达。将起号等同于丑态百出、浪费粮食、给他人制造麻烦乃至干扰警方工作,是对内容创作本质的严重误读。用猎奇与恶俗的表演吸引眼球,既败坏社会风气,也可能带坏青少年群体。

审丑不能取代审美,起号不能沦为扮丑表演。作为内容传播的重要载体,平台除了封禁引发大量质疑的涉事账号外,还要完善内容审核机制,明确划清创作的底线与红线,让推荐机制向优质、正能量内容倾斜,从源头上降低审丑获得巨大流量的可能性。对于创作者来说,与其花心思恶搞扮丑,不如深耕内容质量、挖掘正向价值,在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基础上创作打动人心的作品。

要想起号成功,先要找到正确的创作路径。短视频平台不是越丑越红,靠行为出格、画风怪诞博出来的流量,终会被公众唾弃。


编辑:辛音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