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4 21:00
雨后,密云区大城子镇苍术会村的空气中还弥漫着潮湿的气息,抢修道路、房屋的工程车随处可见。在村民老李家,村党支部书记、主任殷守凤正挽着裤腿,和党员一起一锹一锹清理屋里深及膝盖的淤泥。“家里让大水冲了,谁心里都不好受,可有党组织惦记,有这么多人帮衬,日子就有奔头!”老李道出了许多受灾村民的心里话。
大伙的信心,源自灾后重建一线一面面高高飘扬的党旗。在密云区,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充分,团结带领群众,齐心协力重建美好家园。
跨区驰援
“房山区曾遭受‘23·7’极端强降雨,这次密云和房山受灾情况相似。我们在灾后重建中的经验对密云有一定借鉴意义。”房山区住建委副主任窦建彬说,自8月2日到密云区报到以来,他已经连续十多天没回过家。
他带着使命而来——作为房山区支援北部山区抢险救灾工作组成员,要按照市委要求,结合房山区相关经验,帮助密云区住建委开展受灾农房灾后重建工作。此次,市委组织部从门头沟区、房山区选派了21名有“23·7”极端强降雨抢险救灾经验的骨干,组成4个工作组,分赴密云、怀柔、平谷、延庆等4个区支援,重点协助抢险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关键任务。窦建彬所在的工作组还有4名成员,他们在协助密云区做好灾后卫生防疫、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报到后,窦建彬迅速投入工作,一边实地踏勘大城子镇下栅子村、南沟村等受灾严重村落,精准掌握房屋受损情况;一边与密云区住建委的同事密切配合,解答政策疑惑、规范18家鉴定机构工作标准、梳理应急评估数据统计方法,并协助制定了《密云区暴雨洪涝灾害受灾房屋修缮重建实施方案》,让重建底数更清晰、政策制定更科学。
在他和当地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密云区房屋安全鉴定跑出“加速度”:截至目前,6800户约2.26万余间房屋排查工作已基本完成,为后续大规模重建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重建家园是我们共同的心愿。只要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窦建彬告诉记者,原计划两周的支援工作已经延期,他还将在密云继续与大伙并肩战斗。
争分夺秒
“镇里有22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44条乡村公路、约64公里供排水管、3.5万米电力设施线路等不同程度受损,上千户村民房屋泡水……”密云区大城子镇城乡建设办公室副主任聂长皓说起镇里的受灾情况,各项数据脱口而出。他所在的部门自进入汛期以来全员停休,连续作战,进入灾后重建阶段后,又在防汛抢险之外,扛起了道路、供水等“生命线”抢通的重任。
“抢通‘生命线’必须争分夺秒!”尽管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压力不小,聂长皓说这话时却满是坚定。这不仅是基层党员与时间赛跑的“硬核”担当,也是区委区政府统筹调度和多家国企连夜驰援赋予的底气。道路抢通、街面清淤、河道疏浚、环境整治……在受灾现场,上百台机械设备昼夜不停作业,穿着不同颜色制服的“外援”和当地党员干部奔波忙碌,与时间赛跑。8月2日,全镇86个自然村道路、供电、供水、通讯设施实现全面“四通”,淤泥、垃圾、障碍得到“三清”。
“四通”“三清”只是起点,为确保群众平安回家,聂长皓和团队正奔忙在镇域各个角落,逐村逐户摸排过水房屋隐患,调查可能出现地质灾害的风险点位,把每一处隐患都登记在册、把每一个风险点都标注清楚,只为拿出最周全的工作方案,让群众“进门时心里踏实,住下后安稳无忧”。同时,大城子镇重建工作已按“短期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中期聚焦基础设施修复重启、长期着眼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提升”的思路梯次推进。“群众生活一天不回到正轨,我们一天不收兵!”他斩钉截铁地说。
目前,大城子镇绝大多数受灾村民的基本生活已得到保障。截至目前,1267名群众已经安全回家,重建工作正稳步迈向更深层次。
党群同心
想起7月27日夜里发洪水时的情景,殷守凤仍心有余悸,“我们14个自然村,只有5名村干部,全靠党员和村民代表一起顶上来!”她清晰地记得,洪水暴涨,她带着村干部蹚着齐腰深的洪水,发动党员和村民代表,硬是将126名身处险境的村民全部安全转移到村委会安置点。事后发现,被转移的村民家都被洪水冲毁了。
如今,洪水退去,战斗并未结束。在前期各方支援、连续作战后,大部分村民已经安全返回家园。眼下,面对86户村民房屋严重受损无法入住、村内淤泥堆积的情况,殷守凤再次挺身而出,组织党员带头,发动群众,与援建单位并肩作战,一寸寸清理着家园的“创伤”,积极对接区镇政策,全力帮助这86户家庭早日重建家园。
灾后重建工作要做好,防汛抢险也不能放松。现在,村里的安置点里还有50多名村民暂住。在协调清淤、排查房屋之外,殷守凤每天还要安排安置点里村民的伙食、饮水,收集需求清单,协调解决难题。“群众有困难,党员必须先上!”这不仅是她的信念,更是全村党员的行动准则。在村党支部的带动下,村民互帮互助,邻里相携,清淤、修路……受灾后的家园正逐渐恢复生机。
在密云区,党旗引领下,专业力量、援建力量与广大群众的力量紧紧凝聚在一起。正如苍术会村村民老李所感受到的,有党组织在,有党员干部冲在前,冲垮的是房屋,冲不垮的是人心,重建家园的信心与决心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