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维江上榜 “2025 北京榜样” 八月第二周周榜
2025-08-15 13:5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近日,“2025 北京榜样”大型主题活动八月第二周“每周人物榜”揭晓,来自大兴区榆垡镇西胡林村的鲍维江光荣上榜。

图片

这位土生土长的永定河畔农民,用多年的坚守与执着,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写下了生动注脚。作为大兴区收藏协会会长、区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鲍维江的红色情结源于一份深深的遗憾。他深知平南大兴地区曾有无数英烈为民族解放浴血奋战,却长期缺少系统展示红色历史的阵地。这份遗憾,化作了他深耕红色文化的初心,也成为他踏上红色文物收藏之路的动力。

图片

家境并不富裕的鲍维江,在生活中始终省吃俭用,但在红色文物面前,却毫不吝啬。多年来,只要听闻红色革命文物的线索,无论路途多远、价格高低,他都会竭力寻访。数万公里的行程里,留下了他奔波的足迹,自费的80余万元,承载着他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就这样,200余件革命实物、200余万字史料、近300张历史照片,在他的努力下被一一收集,为后续建馆筑牢了根基。

图片

筹建博物馆的十年间,鲍维江从未因个人力量有限而退缩,反而主动凝聚各方合力。他发动区内平南红色文化研究志愿者加入,向数十位专家、知情老人及相关领导请教求证,还多次联系革命烈士后代与当年堡垒户,深挖历史细节,征集到大量珍贵实物与史料。过程中的困难接踵而至,对申办程序一无所知,他就反复向市文物局专家请教;面对家人的不解,他便耐心沟通争取支持;遇文物不足,他就发动周边收藏界朋友共同挖掘。“再难也难不过当年的革命先辈,不然对不起牺牲的先烈。”这句朴实的话语,是他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信念。

图片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10月15日,北京市第十一区红色文化博物馆正式建立,并通过市文物局专家终审验收,成为大兴区首个在北京市注册的非公有性质红色文化“类博物馆”。如今,这里已成为展现平南地区抗战历史、英烈壮举的重要窗口,让观众切身感受战争年代的艰辛与先烈的革命精神,更成为党建教育与爱国主义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图片

“传承红色血脉没有止境,保卫红色江山永不停步。”鲍维江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获评“北京榜样”,对他而言不是终点,而是继续坚守红色记忆的新起点,这份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仍在继续书写着动人篇章。

来源:大兴区榆垡镇

编辑:陈怡

监审:张晶晶


作者:

北京大兴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