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19:31
6月至8月,是我国雷电灾害高发期,雷击事故时有发生。防范雷击,应掌握两条原则:一是远离可能被雷击的物体和场所;二是设法使自己及随身携带的物品,不成为雷击的“目标”。雷电突袭,我们该如何防御?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说透防雷常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搞懂雷电
雷电是什么?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发生在积雨云中,当云中的电荷分布不均,电场强度达到一定程度时,便会产生放电现象。闪电可分为云闪(主要指发生在云内、云间或云与空气之间的闪电)和地闪(指打到地面上的闪电),总体上云闪与地闪的比例约为3:1。
雷电的危害
雷电产生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及强烈的电磁辐射等物理效应,使其能在瞬间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可能产生以下危害:
1.人员伤亡;
2.击毁建筑物、供配电系统、通信设备等;
3.引起森林火灾,甚至炼油厂、油田等燃烧或爆炸;
4.对航空航天等运载工具易造成威胁。
读懂雷电预警信号
雷电预警信号分三级,分别以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1.雷电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发生雷电活动,可能会造成雷电灾害事故。
2.雷电橙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很大,或者已经受雷电活动影响,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比较大。
3.雷电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发生雷电活动的可能性非常大,或者已经有强烈的雷电活动发生,且可能持续,出现雷电灾害事故的可能性非常大。
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
强电磁辐射等特征,一旦被击中
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
这些防雷要点请牢记↓↓
室内如何防雷?
关好门窗。注意关好门窗,以防侧击雷和球状雷侵入。
切断电源。最好把家用电器的电源切断,并拔掉电源插头;不要使用带有外接天线的收音机和电视机;不要接打固定电话。
远离带电设备。不要接触天线、煤气管道、铁丝网、金属窗、建筑物外墙等;远离带电设备;不要赤脚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户外如何避雷?
雷雨天时,人在空旷地方很容易成为“引雷针”,应立即寻找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或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躲避。如果无处躲避,应双手抱膝蹲在地上,胸口紧贴膝盖,双脚并拢,尽量减少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谨记!躲对地方,找对姿势
注意!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
雷雨天,不能用有金属立柱的雨伞,不要使用金属工具,如铁锹等。遭遇雷电时,摘下金属架眼镜、手表等,若是骑车出行,要尽快离开自行车。
雨天行车遭遇雷击时
如何正确应对?
如果驾车时遭遇雷雨天气,可以在安全区域停车,关掉引擎、音响系统及收音机等,并关闭所有车窗,使车辆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空间。
切记不要触摸车窗把手、换挡杆、方向盘等,尽量把双手放在大腿上。
如车辆遭遇雷击,不要贸然下车,等电流经车身表面传到地面后再进行处理。
雷电防范“双30原则”
第一个“30”是指30秒,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的时间如果少于30秒,说明雷电在10公里以内,此时即便头顶没有打雷下雨,也建议尽快寻找避雷场所。
第二个“30”是指30分钟,建议最后一次听到雷声,30分钟之后再出门。
遭遇雷击怎么办?
1.及时呼救,拨打120。请保持镇静,不要慌张,更不随意乱跑,立即呼叫120求助,并清楚告诉急救人员目前所在位置,提供受害者的相应信息。
2.保证个人安全,预防二次雷击。如果雷暴没有结束,及时转移到安全地点(干燥处)。
3.立即检查患者呼吸和心跳。雷击引起的电灼伤只是表面现象,最危险的是对心脏和呼吸系统的伤害,雷击常常会导致受害者心脏骤停,如无法判断可以电话联系120寻求帮助,若无心跳、呼吸,可在调度员的指导下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救护车到达。
4.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正常,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检查伤口并处理,同时等待120人员到来。
遭遇雷电天气
谨记“八不要”↓↓
夏季雷雨多发
请大家牢记这些雷电防范知识
出门前查看预警预报
平安度过雷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