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11:38
不久前,我们发出了“感谢那个决定在北京环路上种月季的人”,评论区成了一片花海,不只是北京,全国的网友们都发来了属于他们的浪漫。
大家在表达了对月季科研工作人员的感谢之外,也提出了很多关于月季的问题,这些漂亮的月季是什么品种?别的城市可以“复刻”吗?学什么专业可以从事这么浪漫的职业?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找到了植物研究所首席专家冯慧,为大家一一解答。点击下面视频看北京这座城如何变成“爱月之城”。
红的、黄的、高的、矮的
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品种
盛夏七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内,月季种质资源圃的月季仍有不少在开放,走进试验田,五颜六色的月季让人目不暇接。
“红五月”↓
园科院已获知识产权的自育月季新品种中,大家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天安门前的“红五月”。
“红五月”栽培技术简单,耐粗放管理,花色正红至深粉,既可作壮花月季单株栽培观赏,亦可作为丰花月季成片栽植。
“银枝”↓
2023年,米哈游官宣“向一朵玫瑰起誓”活动,希望有一种大红色新品种月季,对应游戏中的人物“银枝”。
园科院和米哈游共同申请知识产权,将这一品种命名为“银枝”,参加现场活动的人每人还能领一支“银枝”,感受虚幻和现实相结合的浪漫。
“赤璧”↓
“赤璧”属于“花眼”系列月季,基部有明显的浅黄色斑,看起来中间像长了个小眼睛。
“光谱”↓
还有评论区讨论度超高的粉黄渐变的“光谱”。
面对满园月季,冯慧如数家珍,“我们目前在培育一个新品种叫四季如春,正在努力扩繁,它最大的优点是夏秋季连续开花性比较好,所以我们给它取了这个名字,表示它夏秋季也能开出像春天一样的花。”
资源圃栽种着冯慧和她的团队培育出的46个获得国家林草局新品种权的月季新品种,据她介绍,从授粉到开花,从试验田到绿化推广,一个新品种的诞生需要8-10年。
每年为5万多朵花人工授粉,从8万株幼苗初筛,最终仅能筛选出3-5株新苗,一棵优异植株还需经历抗性测试、扩繁考验、多地试种,任何一个环节失败,都可能意味着之前的努力付之东流。
“有的人可能一辈子也育不出几个公认的好品种。”一个个盛放的月季背后,是无数个培育人员“五加二、白加黑”的日夜。
明年,北京四环路六十公里“月季花环”将惊艳亮相,花草不会说话,但冯慧的期待有应答。
北到辽宁、南到广东,
拥有“月季项链”需要通过哪些关卡?
打造北京环路“月季项链”,不仅要求月季花颜值高,更需要适合北京地区的气候环境、花色丰富、花期长、耐高温、抗病害。
为了营造良好的景观效果,这些月季品种还需花开持续时间长,群体景观效果好。
除了研究人员集体上阵,近年来还有一批神秘的“大蜜蜂”5月志愿到这里,为一朵朵月季人工授粉。
冯慧说,志愿者工作群就叫“大蜜蜂”,里面汇聚了一批各色职业,但都热爱月季、痴迷月季的人。
在月季的杂交繁育过程中,人工授粉就是在与时间赛跑。
在北京,四月底至五月底是月季的最佳授粉期,在这宝贵的一个月内,月季育种团队要完成5万多朵月季的授粉工作,团队的日常就是穿梭在花丛中,仔细端详花型、颜色、叶子,闻闻气味,看到表现好的就在花旁插下一根长签,代表可以继续观察。
这是月季育种的环节之一——筛选杂交后的子代,“这个活儿不是说,今天我有力气就多干点,明天累了就少干点,花不等人。”
冯慧的办公室常年放着一双胶鞋、一把剪刀、一个洗脸盆,这是这个“专业园丁”团队最朴素的形象。
目前园科院的月季良种已经从北京推广至内蒙古、辽宁等地,冯慧对未来充满期待,培育出更抗旱、防寒、或耐热的品种,能在沈阳、鄂尔多斯越冬,能在广州持续绽放,能连续开花,能色彩更奇特。“我们希望能有各种新奇的花型花色和新颖的月季品种出现,让月季更丰富多彩。”
兴趣是坚持的动力
热爱是最好的职业导师
赏花漂亮,但养花不易。“痛并快乐着”冯慧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
月季就像需要精心呵护的孩子,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移栽施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多年的心血就可能付诸东流。
“看到花开,尤其是像‘银枝’那样受到花友喜爱和认可时,那份小骄傲和高兴足以抵消辛苦。”
对于身处专业选择十字路口的年轻人,冯慧的建议质朴而有力——
“兴趣是坚持的动力,喜欢的话就不会觉得辛苦,更能精益求精。”
冯慧坦言,最初对月季并无特殊偏爱,经年累月的深耕,如今已深深爱上这份事业,“我见过很多白领,比如在写字楼、银行工作的,甚至是高管,在我眼里都是高大上的工作,但他们偏偏喜欢月季,早上五点钟起床去拍月季,所以,如果喜欢,就不会觉得辛苦。”
她希望团队能育出好的月季品种,北京能建更多的月季园,让更多的花友参与其中,共同建设北京这座“爱月之城”。
就像首都园林绿化公众号写的那样:
五月的风路过京城时,总要在月季丛中打个旋儿。当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将朝霞折射成万千碎金,二环高架下的月季开始集体私语。当黄昏把立交桥染成琥珀色,每一朵花都成了未完成的诗行。手机镜头与花瓣的每一次对焦都是数字时代的生活仪式。
眼下,花圃中的幼苗正奋力向上生长着,这里藏着北京甚至全国各地未来的春色,让我们再次感谢这个团队,感谢所有为这抹芬芳付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