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兰台读档|河北省档案馆《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传略》
2025-08-18 14: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36集:河北省档案馆《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传略》。

在当年的抗日战场上,一支创建于咱们河北省的少数民族抗日队伍在华北平原屡建战功,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毛主席称这支部队为“百战百胜的回民支队”。

回民支队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冀中大地上一支令日寇心惊胆寒的铁血之师,它的领导者就是马本斋。

《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传略》(河北省档案馆藏)

这份《原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烈士传略》珍藏于河北省档案馆,里面详细记录了马本斋的生平事迹。我们看到传略中有这样一句话:“马本斋同志所指挥的回民支队,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打伏击,因为敌强我弱,这样的战斗伤亡小,甚至没有伤亡,解决战斗迅速”。马本斋带领着那支“无攻不克,无坚不摧,打不垮,拖不烂的铁军”驰骋在冀中平原,所向披靡。

马本斋,1902年出生于沧州献县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面对日寇践踏,马本斋组织全村青年成立了回民抗日义勇队,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这期间,马本斋了解到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率队参加了八路军,并于1938年10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我甘心情愿把我的一切献给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献给为回族解放和整个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奋斗的事业。”

1939年,马本斋被任命为改编的八路军第三纵队回民支队司令员。在他的率领下,回民支队战斗力不断提高,队伍迅速扩大,成为八路军冀中军区野战化较早的一支能征善战的精锐部队。

1941年1月,回民支队奉命北上,粉碎了敌人对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分割、蚕食政策,胜利完成了大清河地区的作战任务,有力地配合了八路军的正面战场。1942年5月1日,日军对冀中根据地进行空前规模的大扫荡。为了减轻日伪军对我中心区的压力,回民支队奉命打泊镇,袭交河,转移视线,向冀鲁边区转移。

1942年9月,回民支队奉命开赴鲁西北,马本斋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回民支队司令员。从此,回民支队作为第三军分区的主力部队,担负起了保卫、巩固和发展鲁西北抗日根据地的艰巨任务。

因为长期转战,马本斋积劳成疾,于1944年2月7日病逝,终年42岁。马本斋逝世后,社会各界纷纷哀悼。1954年,马本斋移葬至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马本斋率领回民支队,经历大小战斗870余次,歼灭日伪军36000余人。马本斋用他舍生忘死、坚忍不拔的抗日精神和民族气节,成为了人民的一面旗帜。

读档人:河北省档案馆保管利用部 岳


作者:

北京市档案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