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8 15:13
“保持冷静!”落水瞬间,消防员在水下蹬腿后奋力撑上湿滑板面,从而化险为夷——夏季桨板运动受到不少市民追捧,近日,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什刹海水上运动中心面向市民开设了“新手桨板安全课堂”,消防员和桨板教练现场“授课”。
据介绍,选择正规桨板运动水域、全程规范穿戴裆带型救生衣并系牢与桨板连接的脚绳,是桨板运动中不可突破的三条安全底线。
水域选择很重要
水域选择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桨板运动要选择在肉眼看不到明显水流,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或三类标准,水底干净没有密集水草、树枝或礁石,水深最好在1.5米到3米之间的水域。”什刹海水上运动中心负责人白桦说。
白桦还提醒,普通人一般难以准确判断野外水域风险,玩桨板应选择配备专业水上救援团队的正规水上运动中心。这类场所不仅水情、水质达标,且有持证救生艇驾驶员与随艇救生员随时待命。同时,岸边还设有瞭望岗哨,有专业人士水面巡逻,所有桨板教练也必须持有桨板教练证、救生员证、救生艇驾驶员证“三证合一”。
“水库、野河等无管理水域是禁止玩桨板的。”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什刹海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刘正轩说,陌生水域下潜藏着水草缠绕脚踝、被礁石划伤等致命风险。一旦遇到此类危险,加上人本身的惊慌情绪,很难自行保持安全姿势或回到岸边,而消防力量赶到现场最快也要5分钟,“没人能在危险的水里坚持这么久。”
装备穿戴有两大关键
“扑通!”落水声传来。刘正轩演示了桨板落水后该如何自救。一种方式不需要爬上桨板,只要抓住桨板中心的抓绳,将桨板当作浮板支撑着身体,借力向岸边游回即可。
还有一种方式难度较大。落水后,刘正轩同样先抓住桨板中心的抓绳,随后用力蹬腿,直到能将上半身撑上板面。接着,他一条腿迅速跨上桨板,找到固定点稳住身体后,顺势一拧将另一条腿也带上桨板。待整个人重新上板后,他先趴在板面上,等桨板恢复稳定后,再小心调整位置至桨板中心点,慢慢撑起身体回到跪姿,完成自救。
刘正轩特别点出玩桨板装备的两大关键:救生衣必须选择有裆带的,以防止落水时上浮脱落;同时,脚绳必须牢牢连接脚与桨板,以便落水后能快速找回浮板。他还建议新手最好结伴玩桨板,且下水前最好记住场地的紧急联系电话。
不要为了耍帅模仿网红动作
在技术操作层面,资深桨板运动教练李叔朋给新手带来了一系列安全提示。首先,在下水前务必检查救生衣裆带是否扣紧、桨板气压是否达标、脚绳是否完好且连接牢固。其次,在动作上,新手不要为了耍帅而模仿网红动作,容易导致受伤。
例如,“跳发”这种直接从岸边跳上浮板等看似帅气的动作,其实极易导致人失去平衡后仰,磕到岸边摔伤后脑勺;为了“出片”而脱掉救生衣在桨板上拍照更是将自己置于险境。“对新手来说,最稳妥的起步姿势是检查好所有安全装备后,跪在桨板中心位置滑行。”李叔朋补充道。
关于桨板运动的人群限制,他提醒7岁以下儿童需家长或教练全程陪同。高血压、心脏病、中耳炎及传染性皮肤病患者不宜参与,体重方面并无限制,但体重过重者落水后自主上板会比较困难。
李叔朋说,牢牢抓住“合规场所、裆带救生衣、系牢脚绳”这三大核心要素,并坚持从跪姿滑行开始练习,桨板运动的清凉乐趣完全可以与安全保障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