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的谎言,亦是前行的动力
2025-08-18 16:5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在生活的舞台上,谎言常常被视为不光彩的角色,然而,有一种谎言,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虽非真实,却散发着温暖与希望的光芒,那便是善意的谎言。它如同春风,轻拂心灵的田野,唤醒沉睡的力量;它好似细雨,滋润干涸的心田,给予前行的勇气。善意的谎言,在特定的时刻,成为推动我们前行的强大动力。

深秋的清晨总是带着寒意,小区早餐铺的张阿姨每天天不亮就支起摊子。她的儿子小宇正在读高三,每天踏着晨霜来取母亲准备的热豆浆。小宇成绩中等,总担心自己考不上理想的大学,晚自习回家常常对着习题叹气。张阿姨每晚都会留一盏暖黄的灯,端上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今天楼下李老师还夸你呢,说你上次模考进步特别大,他说照这势头,你想考的大学准能上。”小宇抬头时,总能看到母亲眼中的星光,疲惫似乎也消散了大半。直到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那天,他才从李老师口中得知,母亲几乎每周都去学校打听他的情况,那些鼓励的话都是母亲自己编的。那些带着暖意的谎言,像冬日里的炭火,温暖着他前行的路。

善意的谎言,也能在困境中为他人点燃希望的灯塔。老林开了家小小的修鞋铺,在巷口摆了二十多年。去年冬天,一个背着画板的年轻姑娘总在他铺子对面的台阶上画画,冻得鼻尖通红。姑娘叫晓冉,刚从乡下到城里学画,租住在附近的阁楼里。一天傍晚,晓冉收拾画具时不小心把颜料洒在了老林的修鞋箱上,急得眼泪直打转。老林摆摆手说:“没事没事,我这箱子早就该刷漆了。”他看着晓冉冻得发紫的手指,指着她画的巷口风景说:“姑娘你这画画得真好,前两天我那老伙计还说想找幅画挂在新房里,我看你这画就挺好,你开个价,我帮你问问。”晓冉眼睛亮了起来,小心翼翼报了个低价。第二天,老林揣着自己攒的钱给了晓冉,说老伙计很满意。后来晓冉的画渐渐有了销路,才知道老林根本没有什么要装修新房的老伙计。那个冬天的谎言,像一束微光,照亮了她在异乡的追梦路。

在医院的病房里,善意的谎言也时刻在上演。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病房的白被单上,78岁的周爷爷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他患了重病,却总乐呵呵地和护士说自己很快就能出院遛鸟。每天下午,儿子周明都会准时来陪他聊天,讲单位里的趣事,说孙子又考了满分。“爸,医生今天说您恢复得特别好,再观察阵子就能回家了。”周明说这话时,手指悄悄在口袋里攥紧了刚拿到的诊断报告。他每次离开病房都会在走廊尽头站一会儿,深吸几口冰冷的空气再调整好笑容回家。有次周爷爷半夜醒来,听到儿子在走廊和医生低声交谈,心里什么都明白了。但他依旧配合治疗,见到儿子时依旧笑得灿烂。那些带着牵挂的谎言,像春日的暖阳,让他在病痛中感受到了最温暖的力量。

善意的谎言,并非是对真相的背叛,而是在特定情境下,出于爱与关怀的一种选择。它就像冬日里的暖阳,给予我们温暖;它如同沙漠中的清泉,给予我们希望。它让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有了继续前行的勇气和力量。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白,善意的谎言只能是偶尔使用的“调味剂”,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是应该秉持诚实的原则。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当真相可能会带来更大的伤害时,不妨用善意的谎言,为他人撑起一片希望的天空,让他们在谎言的温暖中,勇敢地前行。因为,有时候,善意的谎言,真的能成为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


作者:

朱先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