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险时没信号?卫星电话关键时刻架起“空中生命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宇 实习生 罗乐渝

2025-08-19 15:21

城事

“闺女,是妈呀!”老人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而电话那头也传出了哭声,“妈,你在哪儿?安全吗?没受伤吧?房子怎么样……”听到女儿的关心,老人哽咽着说不出话。一直举着卫星电话的消防员潘月鹏在一旁安抚:“大娘,别急,慢慢说,您现在安全,让闺女放心。”

这是发生在728日北京怀柔抗洪抢险一线的一幕。记者采访发现,此次抢险救灾中,当传统通信手段受到严重影响时,卫星电话架起了“空中生命线”,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也突围了“信息孤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9月,北京相关部门已推动密云、怀柔、延庆、房山等7个涉山区941个山区村实现卫星电话全覆盖。

全村靠一部电话报平安

作为第一批奔赴灾区的消防队员之一,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的通信助理潘月鹏除了救援,还肩负一项重要任务:携带一部卫星电话,及时与指挥部汇报前方灾情,包括受困人数、道路房屋受损及缺乏物资等情况。

在受灾严重的怀柔区琉璃庙镇孙胡沟村,刚一进村,消防员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手机没信号,啥时候有网?”“一直联系不上家里人,怕他们着急。”村民们急切地询问着。

潘月鹏(前排左二)在琉璃庙镇八亩地村帮村民拨打卫星电话。

潘月鹏刚从背包里取出电话,人群中立刻有人请求道:“能帮忙给外面的家人报个平安吗?”随着“消防员有卫星电话”的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村民赶来,在村委会前自发排起一条四五十人的长队。

“我把电话开免提,大家尽量长话短说。”小潘手举卫星电话“搜星”(搜索空中的卫星信号),不断调整角度后,“对星”成功,为保持信号稳定,手臂的高度和角度还要尽可能保持不变。

“我让闺女放心,我也放心了,感谢你们……”等到四五十个村民全部打完后,这场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的“平安热线”才告一段落,潘月鹏也终于能放松一下早已酸痛僵硬的手臂。

记者了解到,在此次抢险救灾中,卫星通信发挥了大作用。网友“驴子”分享了自己靠卫星通信手机的脱困经历。据其描述,他被困在怀柔一村落,全村仅有一台可以打卫星电话的手机,村民和游客靠该手机及时上报了险情,并向家人报了平安。

调整角度“搜星”最关键

在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记者见到了一部国产品牌卫星电话,消防员曾带着它增援密云和怀柔的抗洪救灾。

卫星电话外观其貌不扬,机身只有巴掌大小,上下分为屏幕和按键,猛一看很像当年的小灵通,也像现在的老年机,特殊的地方在机身一侧,有一根可以旋转伸开的天线。

消防员在测试卫星电话。

“普通手机依赖蜂窝网络的地面基站,信号传输受地形、距离和基站密度的影响,在海洋、沙漠和高山等环境,以及基站被自然灾害破坏的情形下,会出现通信质量差甚至断联的情况。”大兴区消防支队信息通信科科长杜浩田介绍,此次特大暴雨灾害导致山洪暴发,冲毁了地面基站、光缆,有些村庄陷入失联状态。

杜浩田解释,“卫星电话的原理是通过地球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实现信号的中继传输,当用户拨打卫星电话时,信号首先发送至空中卫星,经转发后抵达地面站,再通过地面网络传至手机、固定电话等目标终端,这一过程无需地面基础设施的支持。”

杜浩田(左一)和队友增援怀柔救灾时使用卫星电话。

“卫星电话操作简单,根据屏幕提示信息调整‘搜星’角度即可。”在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训练场,两名消防员为记者演示了卫星电话的使用方法。开机后,卫星电话屏幕跳出4栏关键信息:设备所在经纬度、对准的方位、俯仰角度及是否有信号。

“现在设备提示,对准的方位保持不动,但俯仰角度需要向上翘起。”消防员一边轻微转动电话,一边观察屏幕,不到两分钟,屏幕提示有了变化,“当方位栏和角度栏都出现‘请保持不动’的绿色字样时,意味着‘对星’成功,下一步就可以输入手机号码拨打电话了。”

卫星电话也会掉线“罢工”

记者了解到,以密云区为例,截至今年5月,全区184个山区险村全部配备了卫星电话,确保紧急情况下始终保持通信畅通。

然而,在“卫星电话村村通”的情况下,为何此次灾害发生初期,仍有“失联村”存在呢?记者采访发现,多种因素会影响卫星电话的发挥。

卫星电话的使用受地形、天气、树木、建筑物等影响。

卫星电话不是万能的。”怀柔区消防救援支队信息通信科科长徐瑞欣说,卫星电话使用时受地形、天气、树木、建筑物等影响,“比如在山谷里、云层很厚或正在下雨,卫星信号就会有衰减,因此在‘搜星’时会选择空旷无遮挡的地方。”

此外,不同品牌的卫星电话所对应的卫星及技术水平也不同,因此搜星效率和通话质量也存在差异,“轻则通话出现延时、不清晰的状况,重则频繁掉线,甚至与卫星对接失败,无法拨号。”徐瑞欣说。

除了受地理环境以及电话自身技术影响,卫星电话的配备和使用细节也会影响最终通联是否成功。

例如,有的行政村虽然配备了卫星电话,但下面分散的自然村因为洪水阻隔、道路冲毁而无法使用;还有,卫星电话是否电量充足、是否专人保管、接打双方熟练及配合程度等细节也可能成为突围“信息孤岛”的关键因素。

“我的手机能打么”

作为普通市民,是否可以购买卫星电话以备不时之需呢?记者查询电商平台发现,一部卫星电话的价格与中高端手机价格差不多,从5000元到8000元不等,部分高端机可达1.7万元。如果不想额外购买一部卫星电话,还有另外一种选择——购买带有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

“那天洪水涨得太快了,不到10分钟就把大门冲开,我们先逃到二楼,又爬上屋顶……”时隔多日,网友“驴子”仍对726日深夜突如其来的那场洪水心有余悸,当时他和朋友在琉璃庙镇后河套村亲戚家,“逃上二楼的时候,我就发现手机没信号了。”

27日凌晨,“驴子”和朋友转移到村子地势更高处,此时他忽然想起,“我的手机能打卫星电话!”

“当时是我第一次使用这个功能。”“驴子”点开手机卫星通信界面,根据屏幕提示很快便连接上了卫星。“我第一个电话打给了119,报告了我们的被困位置、人员数量和受灾情况等基本信息。”

之后,一名熟悉村情的老党员又用“驴子”的手机给110报告了受灾情况。后河套村的村民以老人居多,当天早上,连同游客在内的三四十人通过“驴子”手机的卫星通信与外界报了平安,大家原本紧绷的心稍微安定了下来。

当天中午,怀柔消防和增援的海淀消防突击队员赶到。728日中午,“驴子”被救离村庄,两天后便收到中国电信的短信提醒,告知其因灾情求助或救灾使用卫星通话,费用可减免。他试着打电话给客服说明情况,没想到中国电信为其减免了1400多元。“值得点赞。”“驴子”说。

“驴子”手机的卫星通信页面。

“我平时爱好登山、徒步,这个卫星通信功能算是‘锦上添花’,没想到有一天真会用到。”“驴子”还特别提醒,手机具备卫星通信功能是前提,但还需在运营商那里开通卫星通信服务,两者缺一不可。我是中国电信卡,卫星通信服务的基础月费是10元,如果打了卫星电话,费用按每分钟另计。

中国电信告知“驴子”可减免相关卫星通话费用。

马上就访:汛期暴雨频发   “卫星”功能手机受关注

据悉,目前多款国产手机具备卫星通信(通话和短信)功能,如何办理相关业务呢?记者分别咨询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客服。

对于中国电信用户,可以在原有电话卡上开通卫星通话和短信业务,且开通流程便捷。客服表示,直接打中国电信的人工客服电话就可以,无需本人线下办理。

资费方面,卫星通话月费是10元,包含2分钟的通话时长。超出2分钟后,拨打内地及港澳台地区的号码每分钟9元;接听卫星电话的费用是每分钟9元;发送卫星短信则是每条5元。

对于中国移动用户,目前,只有北斗短信业务可办理,暂无卫星通话服务,用户拨打客服电话即可办理,无需前往线下营业厅。该卫星短信业务采用套餐包的形式收费:910条、2030条、50100……超出所订购的套餐包含的条数后,则每条信息2元。

中国移动为北京用户提供的免费北斗短信服务。

近期北京暴雨汛情频发,为保障通信畅通,中国移动为北京用户提供截至831日的免费北斗短信服务,开通后可发送30条北斗卫星短信,每条可编辑20个汉字,并携带位置坐标,可同时发送给4名联系人。

对于中国联通用户,目前只针对固定卫星电话才有卫星通话服务,而其卫星短信功能目前仍处于测试阶段,且仅在8个省份对用户开放测试,不包括北京。

“像地质勘探、应急救援等野外工作者,以及徒步、登山、探险爱好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考虑购买具备卫星通信功能的手机,并开通相关业务。基础月费10元,不到一杯奶茶的钱,可关键时候真能救命。”“驴子”建议。

记者咨询了华为、小米多家国产手机厂商线上线下店铺,有两家品牌的网店客服称,最近关于手机卫星通信功能的咨询量明显增多,一家品牌门店销售人员称,不少消费者会特意来线下体验手机的卫星通信功能,“像打算自驾游的,会来门店专门咨询这一功能,说是‘有备无患’。”


编辑:王琼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