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史上首次击毙日军高级别将领,“关键战场”黄土岭战斗全纪实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0 09:13 语音播报

胜利

系列报道“关键战场”,今天我们来关注黄土岭战斗。这是抗战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取得的重要军事胜利。八路军挫败了日军进攻,击毙了日军高级指挥官中将阿部规秀,奠定了晋察冀地区反“扫荡”胜利的基础,也荡涤了日寇侵华以来国民党军内部的悲观失败情绪,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决心。

黄土岭战斗,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一次重要伏击战,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更是八路军在敌后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总台央视记者 刘冠青: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的黄土岭。一条蜿蜒的峡谷,便是当年黄土岭战斗的核心战场。黄土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1939年11月,八路军在黄土岭成功围歼日军,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涞源县银坊镇黄土岭村党支部书记 陈成:黄土岭战役发生在1939年冬天,由聂荣臻司令员总指挥,杨成武司令员前敌指挥,分为雁宿崖和黄土岭前后两个阶段,历时6天,共击毙日军1500余人。

1939年10月下旬,日军调集2万余人,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扫荡”。11月3日,日军在雁宿崖遭八路军伏击,损失惨重。独立混成第2旅团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亲率1500余人,沿雁宿崖方向报复。

涞源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辑部主编 姚金山:这个时候杨成武就感觉日军打仗有一个特点,就是每次吃了败仗都要进行报复,很快就要出兵报复,所以说他就马上布置部队,聂荣臻也和杨成武进行了沟通,杨成武进行了汇报,要求再打一仗,所以就选在黄土岭一带的峡谷里边再布置一个更大的“口袋”,在这打一次更大的歼灭战。

1939年11月6日,日军中将阿部规秀率部进入黄土岭地区,企图与八路军决战。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杨成武,根据日军急于报复的特点,迅速制定了伏击计划。 八路军各部按计划悄悄集结,形成合围之势。

11月7日下午3时左右,日军全部进入黄土岭峡谷。八路军突然发起攻击,将日军压缩在长约1.5公里、宽约100米的谷中。

涞源县银坊镇黄土岭村党支部书记 陈成:当时日军被围在这个峡谷以后,忽而东窜忽而西突。我军形成合围奋力杀敌,战力非常胶着激烈,战至正酣,陈正湘团长在他的防御阵地用望远镜瞭望战场,发现谷底南山根那里有一个小院儿,是一个小高地,日军正在架设天线。因为日军被围以后,急需求援联络,并且有穿军大衣的日军频繁出入。因此,陈正湘团长认定这个小院是日军在慌乱中建立起来的指挥系统。

涞源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辑部主编 姚金山:陈正湘立即把炮兵连长杨九秤叫上山来,把目标指给他,杨九秤目测了一下说800米没问题,可以打中。这个时候陈正湘就命令炮手向目标发射了4发炮弹。

这4发炮弹正是出在年仅19岁的战士李二喜之手,第一发炮弹落在了院落附近,第二发炮弹精准命中院落。紧接着,他又连续发射两发炮弹,都击中了目标区域。硝烟渐渐散去,日军指挥所内一片狼藉,混乱不堪。

涞源县委党史研究室编辑部主编 姚金山:最后知道阿部规秀被炸死在院里。

阿部规秀是抗日战争中被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日军高级指挥官被击毙,这在华北战场和抗战史上都是第一次,震动了日本。日本陆军的材料写道:“阿部中将的腹部和腿部被弹片击伤,伤已致命,大陆战场之花凋谢了。” 日本《朝日新闻》报道:“自从皇军成立以来,中将级将官的牺牲,是没有这样例子的,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

消息传到八路军队伍中,战士们士气大振,冲锋陷阵更加勇猛。日军则失去指挥,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11月7日晚,日军在黄土岭战斗中伤亡过半,陷入绝境。

黄土岭战斗不仅是八路军的一次辉煌胜利,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一座丰碑。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的战斗力,彰显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奋勇抗争的英雄气概。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