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高”“新”等关键字里透视九三阅兵活动看点
央视网

2025-08-21 10:28

时事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阅兵准备工作有关情况。

据介绍,9月3日举行的盛大阅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是人民军队奋进建军百年的崭新亮相,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是坚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的郑重宣示。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作战局少将副局长吴泽棵称:“阅兵活动按照阅兵式、分列式2个步骤进行,时长约70分钟。其中,阅兵式环节,受阅部队在长安街列阵,光荣接受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检阅。分列式环节,按空中护旗梯队、徒步方队、战旗方队、装备方队、空中梯队的顺序,依次通过天安门广场。这次阅兵编设45个方(梯)队。”

45个方(梯)队中,空中护旗梯队由多型直升机组成多个编队;徒步方队体现“一老一新”,即抗战老部队和军事力量结构新布局。战旗方队,代表浴血于抗日烽火的功勋荣誉;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编陆上作战群、海上作战群、防空反导群、信息作战群、无人作战群、后装保障群、战略打击群等,不少是代表现代战争形态演变的最新装备,还有一些是国之重器,充分展示我军制胜现代战争的强大能力;空中梯队,按照模块化、体系化编组,由先进的预警指挥机、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等组成,基本涵盖了我军现役主战机型,很多是大家关注的明星装备,有的还是首次公开亮相,充分展示我军空中作战力量的跨越式发展。

这次阅兵是我军力量结构新布局的首次集中展示,武器装备都是从国产现役主战装备中遴选,首次亮相的新型装备占比很大,部分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也是第一次对外展示,充分彰显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

此外,联合军乐团、合唱团除了演奏大家耳熟能详的抗战经典曲目,还将唱响一些体现时代特色和强军风采的新创曲目。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政治工作部少将副主任徐贵忠称:“阅兵动用上万人、上百架飞机、数百台武器装备,要实现整齐划一、精准协同、米秒不差,如同组织一场战役,我们在抓阅兵训练上坚持实战标准,注重科学训练,激发练兵动力。”

目前,阅兵各项准备已基本完成,全体受阅官兵将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共同迎接9月3日这个值得世界人民永远纪念的胜利之日。

九三阅兵准备工作基本完成 有何看点?

随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的临近,相信大家对纪念活动的整体安排都十分关注,这其中的阅兵环节更是焦点。今年阅兵活动的整体设计是怎样的?下面让我们跟随前方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京郊的阅兵集训点,阅兵指挥机构正在按照计划组织各受阅方队进行阶段性的训练验收。再过几天,我们的“胜利日”阅兵即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目前,受阅部队的各项准备工作可以说进入到了冲刺阶段。

方队编组样式体现军事力量最新布局

此次阅兵的徒步方队中,不仅有仪仗方队和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几大军种组成的参阅方队,新质新域力量也出现在参阅部队序列中。参阅装备上,一批智能技术集成高、科技创新成果多的新型武器装备也将集中亮相。

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杨文全称:“这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共展示了数百台地面装备和上百架飞机,受阅力量涵盖了各战略方向、各军兵种和各类型部队,可以说是新时代我军联合体制建设发展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今年的阅兵不仅参阅要素多,整体设计上的创新点也颇多,既注重体现人民军队建设发展中厚重的历史血脉传承,又着力彰显新时代强军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以此进一步提振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王军鹏称:“比如,我们在全军范围遴选抗战英模单位参加受阅,以此彰显对伟大抗战精神的弘扬和红色基因的传承;再比如,装备方队、空中梯队大多采取混合编组,一个方队多型装备、一个梯队多个机种,展示的是我军体系作战能力、新域新质战力和战略威慑实力,也是我国武器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

以科学训练方法提升阅兵训练质效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阅兵集训点,实际上是一座集部队驻训、院校教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训练场,今年的阅兵任务中,徒步和地面装备方队就是在这里进行训练的。

中部战区阅兵指挥机构办公室王军鹏称:“我们依托这里现有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条件,划分徒步、装备两大训练区,在此基础上又区分方队训练和整体合练,科学制订训练计划,确保在有限时间内实现训练效益的最大化。”

我军的阅兵向来以整齐划一、步调一致而著称,不仅在世人面前展现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也彰显出这支人民军队特有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为了实现最佳受阅效果,官兵们坚持精抠细训、科学组训。记者在徒步方队采访时了解到,教练员们除了使用传统的训练方法外,还运用智能训练辅助系统进行动作纠偏。

阅兵训练教练员张华称:“我们平时在训练中,利用智能训练辅助系统,可以实时捕捉单兵、单排面的训练的姿态,然后对采集的视频进行截取编辑、逐帧回放、统计分析,这样就可以帮助教练员精准定位问题。”

这次阅兵,参阅要素多、创新设计多、标准要求高,几天的采访中,记者看到,无论是即将走上天安门广场的参阅官兵,还是在幕后默默工作的保障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只为能将一场凝聚民族魂、提振强军志的“胜利日”大阅兵精彩呈现在世人面前。


编辑:奚小荻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