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古今清东陵——景陵内葬人物志(2)
2025-08-21 15:34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二十一日,清东陵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千古一帝康熙的梓宫奉移景陵。作为17-18世纪影响世界历史的三大帝王之一,康熙皇帝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今天小编就来为您讲一讲他的故事——

康熙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英明君主。他聪颖好学,手不释卷,博闻强记,才华横溢。他深谙军事,精于骑射,是一位马上皇帝。他精通儒家经典,能诗文,擅书法。同时,他对西方的自然科学极感兴趣,对天文、地理、几何、数学、医学颇有研究。他勤于政务,数十年如一日。他曾说:

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早夜焦劳而心血因之日耗也。但年力虽衰而志意始终如一,仍未敢少懈,自朝至于日昃坐卧起居无片晷余闲。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

康熙帝事亲至孝。他8岁丧父,10岁丧母,他是在祖母孝庄皇后和母后孝惠皇后无微不至地抚育下成长起来的。康熙帝为了报答她们的抚育之恩,对她们非常孝顺,被誉为“天家盛事”。

康熙帝从不神化自己,他曾说:朕之生也并无灵异,及其长也亦无非常。

他先后八次拒绝大臣们给他上尊号,这在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也是难能可贵的。

康熙帝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戌时(1722年12月20日)病逝于京西的畅春园,终年69岁。他有35个儿子、20个女儿,在清帝中是子女最多的。

康熙帝死后,遗体当天运回皇宫,大殓后梓宫停放在乾清宫。十二月初三日梓宫移到景山寿皇殿暂安。雍正元年(1723年)二月十九日恭上庙号为“圣祖”,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三月二十七日梓宫奉移山陵,暂安于隆恩殿内。同年九月初一日巳时入葬景陵地宫。

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十一日,加上“中和”2字。最后庙号谥号全称为: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本文内容摘自《清东陵史话》

摄影:王 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作者:

清东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