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2 20:04
8月的白洋淀,荷花清丽,水鸟翻飞,正是最美时节。
这片古老而灵动的水域上,各类游船徜徉于水面,把游客送到淀区里的各个景点游玩。
采莲的小船依次排开,满载一船清香。莲农捧出一把莲子:“来尝尝,水质好了以后,这莲子格外地有一种甜头儿。”
良好的水质和环境还促进了白洋淀鱼类种类恢复。雄安新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局去年会同科研院校完成了细鳞斜颌鲴、花䱻土著苗种的繁育与增殖放流工作,一年来,科研人员对渔业资源跟踪调查和渔民反馈,2024年和2025年连续两年在白洋淀捕获到了细鳞斜颌鲴和花䱻,两种消失了30余年的白洋淀鱼类得到了恢复。截至目前,白洋淀野生鱼类增加至50种。
在白洋淀,世界珍稀动物青头潜鸭已繁衍到百只左右;“鸟界超模”黑翅长脚鹬上演“翩翩起舞”;中国新记录种五月四节蜉去年被发现以来“稳定落户”……截至目前,白洋淀野生鸟类达296种。
白洋淀的水不仅滋养着鸟儿鱼儿,也滋养着23万淀区人民的生活。
走进雄安新区唯一一个不通陆路的纯水村——王家寨村。主岛和十几个小岛通过小桥相连,共同构成白洋淀上的一个大盆景,被人们称为“淀中翡翠”。一千多户四千多人口的王家寨村,可以说是白洋淀最美的地方之一。
近年来,以实景情景剧“痛打日寇保运船”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项目吸引众多游客登岛。“抗战时期,雁翎队就是在这片狭长的水域突袭了日寇的保运船,打了个大胜仗。”王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军指着村东水域对记者说。
眼下,这片水域上搭建了简易舞台,“痛打日寇保运船”几乎每天上演两场。仔细一瞧,演员们大多是本地渔民,他们熟悉剧本,深谙水性,把这场戏演得别具特色,生动逼真。渔民演得过瘾,游客看得欢喜,有的游客情不自禁跑上去助演,大家同仇敌忾打日寇……如今,这台情景剧成了王家寨村乃至整个白洋淀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王家寨村,“不让一滴污水入淀”的标语随处可见,蜿蜒的街巷干净整洁,村里的垃圾每天有专人清运,还有专门的污水处理厂不停运转。
渔民张桦驾一艘小船在景区揽活,船是他进出村的交通工具,也是做环保志愿工作的好帮手。“只要见到垃圾,我第一时间捡起来装进垃圾袋里,然后随船运到岸上后扔进垃圾箱,这一捡就是7年。”张桦说。
“我们这个岛巴掌大,连盖房子都不够用,哪有地种田,过去渔民的粮油米面都靠打苇和打鱼挣的钱去买。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家家吃上了旅游饭,我是专门撑船送游客,既有了新收入,也不耽误做环保,一举两得。”
在白洋淀,渔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同时,也在保护美丽家园,变靠淀吃淀为靠淀护淀已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