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4 22:05
“加油!摆臂!冲刺!”
8月24日,北京市永乐青年体育大本营内热闹非凡,第十六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成长勋章小铁人三项赛在此鸣枪开赛。
500名青少年齐聚昌平,在游泳、自行车、跑步的赛程中挑战自我,更在“双奥”主题氛围里感受体育魅力。
本届成长勋章小铁人三项赛设置“短距离(U15)”“短距离(U12)”“超短距离(U9)”三个竞赛组别,进行游泳、自行车、跑步三个项目比赛,累计总时长计算选手参赛成绩。U9(6-9岁)须完成游泳300米、自行车6.4公里和跑步1.3公里;U12(10-12岁)和U15(13-15岁)须完成游泳300米、自行车8公里和跑步1.3公里。
早上7时许,运动员们便早早抵达比赛场地,做着准备活动,纷纷表示对即将开启的比赛充满期待。“这是我第一次参加铁人三项的比赛,很开心,也有点儿紧张,希望这次比赛我能顺利完赛。”U12组参赛运动员赵子墨说道。参加过5次铁人三项赛的江承坤则多了一丝从容,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发挥出正常水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随着发令枪响,比赛开始。小选手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入赛场。在永乐青年体育大本营的湖中,他们劈波斩浪,溅起层层水花;在原2008年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赛的骑行赛道上,小选手们骑着自行车,风驰电掣,尽享速度与激情;在绿树成荫的跑步赛道上,他们全力冲刺,朝着终点奋勇向前。
赛场外,家长们则忙得不亦乐乎,他们纷纷拿出手机或相机,记录下孩子们比赛的精彩瞬间,并不时大声呼喊助威:“宝贝,加油!”欢呼声和加油声此起彼伏,在山水间久久回荡,构成了一幅温馨又充满活力的亲子画面。
为了让“小铁人”们在紧张的赛事中也能享受轻松氛围,8月23日至24日,赛事同期举办了“双奥”主题营地活动。现场展示了奥运火炬、颁奖台等珍贵的奥运实物,吸引小选手们纷纷拍照打卡。
在骑行、水上、跑步主题区,专业教练现场指导,帮助参赛小选手们掌握和熟悉小铁人三项运动的技巧;“双奥”文化彩绘区则成了孩子们的创意天地,彩绘师为他们打造专属的炫酷参赛造型。此外,我区本地的企业还展示了特色美食,让大家在比赛之余大饱口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十六届北京奥运城市体育文化节的重要内容之一,成长勋章小铁人三项赛已连续4年在我区举办,也成为北京奥促会重点打造的一项明星赛事。通过举办适合不同青少年体能特点的小铁人三项组别赛事,让青少年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和“卓越、尊重、友谊”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感召下,培养热爱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
赛事举办的背后是昌平得天独厚的办赛优势。我区不仅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与丰富的户外活动资源,更手握“双奥遗产”——此次赛事场地正是原2008年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的赛场,既实现了奥运场地的活化利用,也让青少年沉浸式触摸奥运文化。
近年来,我区依托资源优势,成功举办环西自行车中国挑战赛·北京昌平、中国公路自行车联赛等高水平赛事,形成了成熟的赛事保障体系。
以本届小铁人三项赛为例,为了全力护航赛事顺利开展,赛事举办地十三陵镇启动赛事保障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并下设11个功能明确的专项小组。各小组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其中综合协调组统筹全局、衔接各方,赛事安全保障组筑牢安全防线,防汛与抢险救灾工作组严阵以待应对突发情况,交通保障组保障路网畅通,环境卫生工作组维护辖区整洁,文旅工作组展现区域特色,医疗卫生工作组提供专业健康指导服务,宣传工作组及时传递赛事动态,大本营内部保障组与后勤保障组做好服务支撑,包村工作组下沉一线落实细节,以全方位、精细化的保障举措,为赛事成功举办保驾护航。
赛事的持续落地,也为我区文旅商体融合发展注入动能。据北京奥促会副秘书长、北京奥促中心副主任夏日红介绍,近500名青少年参赛背后,是近千名家长、亲属及工作人员来到昌平,带动当地餐饮、住宿、旅游消费,对昌平经济的拉动产生积极的作用,真正实现“以赛促旅、以赛兴城”。
据了解,铁人三项运动于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诞生,是将游泳、自行车和跑步这三项运动结合起来而创造的一项新型的体育运动项目。1994年,铁人三项项目被国际奥委会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00年,铁人三项比赛首次进入奥运会。铁人三项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2008年北京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曾在昌平区十三陵水库及周边区域举办。目前,每年在国内举办的各级各类铁人三项比赛近百场,参赛人数总计达数万人次。
未来
我区将继续深耕各项体育赛事
提升赛事品质
探索更多贴合青少年需求的
奥林匹克教育形式
进一步挖掘“双奥”资源与生态优势
同时引入更多优质体育赛事
推动体育与文旅、商业深度融合
让赛事成为
展示昌平魅力、拉动区域发展的重要窗口
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区域高质量发展
实现“双向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