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传家宝 | 一张烈士证牵动70余年寻访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张楠 美编 吴薇 温辉

2025-08-25 08:09 语音播报

热点

当印着爷爷姓名的烈士证及他的生平资料被郑重安放在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展柜中时,已迈入古稀之年的刘婷婷热泪盈眶。

这一刻,全家已等待了70余年。

珍藏在相框里的烈士证

“最初见到这张烈士证时,我还是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注视着展柜中泛黄的烈士证和爷爷的照片,刘婷婷声音哽咽。

从小,她就清晰记得,伯伯家的墙上始终悬挂着一个相框,里面珍藏着一张毛泽东签署的烈士证。奶奶常常给孩子们讲述爷爷的故事:爷爷叫刘吉年,老家是河北安国,曾任第一任安国县委组织部部长。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全县196个村,村村建起了党支部,全县的党员从几百名发展到两千多人。

这张证书,是整个家族的“传家宝”。懵懵懂懂的刘婷婷也是从这张证书开始认字。“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伯母指着烈士证,一字一字教她和堂妹认读,每一个字都深深刻进了她们幼小的心灵。

然而,爷爷具体如何牺牲、安葬何处,始终成谜。当孩子们追问时,奶奶的语气渐渐低沉:“不知道啊,什么也不知道……1939年,爷爷去延安抗大学习,从那时候起,就再也没了音信……”

20世纪50年代初,怀着对爷爷下落的牵挂,奶奶便派当时尚在读初中的三儿子前往北京寻亲。临走前,奶奶让儿子牢牢记住几个人名。原来,几个人中,既有曾与爷爷并肩战斗的战友,也有奶奶在抗日战争时期掩护过的同志。奶奶抱着一线希望,“或许,他们知道爷爷的下落”。

寻访多日,三儿子从北京归来,带回的消息却令人唏嘘:“找到的人都说好像在易县牺牲了,但具体怎么牺牲的,牺牲在哪,没人说得清楚”。

唯一的线索,断了线。随着世事变迁,1955年由毛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也不知所踪。

寻找爷爷的革命轨迹

20世纪90年代,奶奶带着一辈子的遗憾离去了。临终前,她仍念念不忘查找爷爷的下落。从那时起,刘婷婷便暗下决心,“爷爷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一定要将爷爷作为地下工作者的革命历程挖掘出来”。

七年前,刘婷婷夫妇踏上了寻找爷爷革命轨迹的道路。北京、延安、保定、安国、易县、阜平……凡是爷爷工作学习过的地方,他们全部走了个遍。她和先生一起,前往各地图书馆和党史办,翻阅大量党史资料和老战友写下的回忆录。凡是觉得与爷爷可能相关的资料,他们全部详细记录在案。

投身革命后,为了确保安全,很多地下工作者常以各种身份和化名,与敌人巧妙周旋并坚持不懈地进行斗争。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化名,为寻访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和障碍。

刘婷婷发现,爷爷在门头沟妙峰山的平西情报联络站当站长时,曾用过贾练这个化名,就立刻来到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纪念馆历任站长的生平介绍上,没有爷爷的事迹介绍。但一面墙上的几个小字吸引了他们的注意:贾练,1943年牺牲于易县狼牙山。“这个贾练,是我爷爷吗?”用手轻抚着墙上的字迹,刘婷婷眼含热泪,却不敢相认。

在国家图书馆的阅览室内,她和先生一年又一年,查询了几百本党史资料。“1943年和1944年的《晋察冀日报》《新华日报》,我们一张一张去查,整整查了两年的报纸,就想从报纸上查到爷爷牺牲的准确消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线索挖掘工作的逐渐深入,零散的信息终于一个个串联起来。原来,爷爷从抗大毕业后,一直在北平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曾用过刘迪刚、王焕章等化名。1941年,他以贾练为化名,在平西情报联络站任站长。1942年,在带队前往北平西郊的北安河以东执行任务返回情报站途中,他和战友们在海淀区鹫峰被日伪军包围,突围中腿部负伤,经组织安排赴晋察冀军区一分区养伤。1943年5月中旬,在敌寇扫荡下,爷爷牺牲于易县狼牙山,年仅34周岁。

“各种信息证明,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墙上写的人名,就是我的爷爷!”今年7月3日,刘婷婷郑重地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提交给政府相关部门审核确认。

在资料审核过程中,工作人员有些诧异地询问:老人的烈士证怎么是1983年发的?

刘婷婷遗憾地告诉工作人员,1983年的烈士证是换发的,最早由毛主席签署的烈士证在换证后已不知去向。“要不您再找找看,万一找到了,那可是珍贵的纪念啊。”工作人员的一席话,让刘婷婷夫妇又一次踏上寻找之路。

爷爷的烈士证找到了

刘婷婷展示烈士证

她依稀记得,曾一直挂在墙上的烈士证在伯伯去世后,似乎曾被居住在河北保定的叔叔带走。循着这条线索,她和先生直奔保定。

但想从整个城市,找到一张小小的烈士证,无异于大海捞针。“保定的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跑了不知道多少家单位,但人家都说证不在他们那。”有工作人员支招,既然爷爷的老家是河北安国,不然去安国问问?爷爷在河北易县牺牲,没准烈士证存在易县?带着一线希望,她和先生辗转于保定、安国、易县,甚至到各个烈士陵园去挨个查询。

兜兜转转几年时间,线索一个一个中断,期望一个个落空。今年8月,她和先生再次向河北进发,在保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指点下,向保定市档案局寻求帮助。保定市档案局的工作人员一边拿出足足两尺多高的档案文件供他们查阅,一边派出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入关键词协助查询。厚重的档案资料,翻得人头晕眼花。突然,从工作人员口中蹦出的“刘迪刚”三个字,让刘婷婷猛地惊起:“你们刚刚提到了刘迪刚吗?那就是我爷爷的名字啊!”

“你爷爷不是叫贾练吗?”工作人员不解地从电脑后探出头。

“贾练是他曾经用过的名字之一,他们当年搞地下工作的人,为了隐蔽,经常用化名。”刘婷婷激动地将爷爷曾用过的4个名字一笔一画当场写出。

随着关键词一条条输入电脑,越来越多的线索浮出水面:本名刘吉年,曾用名刘迪刚、王焕章、贾练,河北省安国县人……档案局最终确认,当年由毛主席签署的烈士证,就藏在档案馆内。

“真是老天有眼,可能是看我们太执着,爷爷的烈士证居然找到了。”在启封的档案中,刘婷婷一眼就看到了小时候曾见过的那张熟悉的烈士证。眼泪直流的她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握笔的手止不住颤抖,甚至连自己的签名都无法完整写出。

8月20日,平西情报联络站纪念馆举办了“隐蔽战线烈士证书捐赠仪式”。在捐赠仪式上,刘婷婷数度哽咽,“两代人几十年的努力寻找,终于有了今天的结果,这是组织上对牺牲烈士的认可。爷爷曾踏着硝烟远行,如今乘着抗战胜利的乐章而归。”

对话传家宝

编辑:匡峰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