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21:05
“我爷爷郑福来,73年风雨无阻在卢沟桥上义务讲解抗战史,他常说,这段历史不能忘,也不敢忘。”
8月25日下午,丰台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首场报告会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拉开帷幕,百姓们走上宣讲台,以各自的坚守,传递红色薪火。
“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来来回回走在桥上,他讲抗日战争,他讲民族英雄,他讲家国情怀,他讲珍惜和平……一讲就是73年!”宛平街道社区工作者郑然,是“卢沟桥事变”亲历者郑福来的孙女,如今她已经接过了爷爷讲述红色精神的接力棒,要把发生在这里的抗战故事讲下去。
从抗日将军朱家礼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到抗美援朝一等功臣王仁山冒死完成运输任务,再到和平年代盲人军医李志军服务眼疾患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者刘欣宜,以岗位为桥梁,讲述三代军人的坚守。她说,这些故事是刻在民族记忆里的精神坐标,要让这份荣光在新时代继续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大红门街道干部杨泽云,讲述了抗日英雄佟麟阁将军在南苑壮烈牺牲的事迹。“当年的烽火战场早已换了模样,如今南苑所在的南中轴正在加速建设‘首都商务新区’,00后建设者们喊出‘不怕吃苦’的宣言,这和当年佟将军‘马革裹尸’的精神一脉相承。”
丰台区消防支队张铎昽的宣讲,将1941年重庆轰炸时“义勇消防队员”的英勇事迹展现在人们面前,更将如今消防队员的奋不顾身、救助危难娓娓道来,热血故事背后是不变的“向险而行”使命。
“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还创新宣讲形式,以“百姓宣讲+文艺宣讲”的方式,将人们带入跨越时空的“对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讲解员吴雨桐,讲述了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1937年7月7日夜死守阵地直至牺牲的事迹。来自北京曲艺团的原创西河大鼓《血沃卢沟桥》,仿佛将沈忠明浴血奋战的场景呈现在人们面前。
中国戏曲学院京昆系教师郑轶,以梅兰芳、田汉的事迹讲述文艺工作者的民族气节。更是用《穆桂英挂帅》那经典唱腔结束自己的宣讲:“有生之日责当尽,寸土怎能够属于他人!”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附属学校老师崔然,和学生李怡霏、孙千惠、何宇龙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以情景宣讲剧《硝烟中的誓言》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读懂历史。
“这盛世每一天,山河无恙,烟火寻常,可是你如愿的眺望……”报告会在《如愿》的歌声中结束,人们以传承抗战精神、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告慰先烈,“这盛世如你所愿”。
据悉,丰台区“伟大抗战精神”百姓宣讲团将从即日起启动巡讲,让更多人在历史回响中汲取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