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6 10:34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渐入高潮。本报记者近日走入北京的大街小巷,发现抗战记忆其实早已悄然融入城市生活之中。
比如,北京星罗棋布的地铁站中,有多座与抗战有关。5号线张自忠路站以“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的抗战英烈张自忠命名;16号线宛平城站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发生地,全面抗战的序幕在这里揭开;8号线大红门站是抵抗日寇侵略的血色战场,佟麟阁与赵登禹两位英雄在这里为国捐躯……一个个站名,背后都定格着不能忘却的抗战记忆,仿佛每天进行着流动的宣讲。
以地名铭记历史,可谓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于社会生活,地名代表着方位;于文化传承,地名延绵着记忆。其实,不止北京,全国各地许多地铁站都有着抗战岁月的痕迹,比如杭州地铁6号线的受降站,沈阳地铁4号线的北大营站,哈尔滨地铁靖宇公园站等等。这些站名就像一座座无形的纪念碑,每天都在提醒南来北往的乘客:历史从未远去,那些苦难与抗争,那些屈辱与荣光,都沉淀在我们民族的血脉里。尤其每逢各种纪念日,许多人专门坐地铁来此打卡,或驻足沉思,或拍照留言,用自己的独特方式,表达着对历史的敬畏和对先烈的缅怀。可以说,这些站名已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载体。
城市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抗战记忆,也让我们愈加体会到,爱国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宏大叙事,而是每个普通人对历史的铭记、对当下的珍惜、对未来的负责。80年岁月流转,硝烟早已散尽。今日繁华与历史交汇也像一种隐喻:没有昨天的浴血奋战,哪有今天的幸福和平。在先烈庇佑下成长起来的后辈,会带着这份沉甸甸的记忆与感恩,继续在这片热土上奋力奔跑。
爱国主义,英烈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将沉淀为每个人心中的精神养分。期待在这些纪念之站的指引下,英雄精神春风化雨、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