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这样追“星”
北京日报客户端 | 作者 吴重生

2025-08-26 12:36 语音播报

深读

8月24日下午,北京城市图书馆文化交流区智和厅内近300位听众凝神倾听。“别样的阅读·中华文明之旅”第七站——《乱世风流,神超形越——竹林七贤与魏晋名士精神》主题讲座正在这里举行。主讲人刘强教授系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原诗》主编暨央视“百家讲坛”《竹林七贤》系列主讲人。

刘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涵盖中国古代文学与哲学、先秦诸子经典、儒学与古典诗学等领域,已出版《竹林七贤》《世说新语通识》《论语新识》《四书通讲》等二十余部专著,多部作品荣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等权威奖项。

本场活动以“讲座+深度互动”的形式,引领观众共赏魏晋名士的风骨与智慧,在思想碰撞与沉浸体验中,寻找属于当代人的精神共鸣。当天,在场听众追随他的讲述,走进了那个风度与苦难并存的魏晋时代,感受士人于乱世枷锁中迸发的生命张力,追寻沉淀千年的“求自然、求自我、求自由”的精神微光。

讲座原定于下午三点半结束,但因内容精彩,应听众热烈要求,延至四点。在互动环节,由于时间有限,主持人宣布仅开放三个提问名额。当前两位观众提问结束后,现场气氛愈发热烈——为争取最后一个机会,多位听众高举右手涌向讲台。

面对一排排踊跃高举的右手,刘强教授很为难。主持人灵机一动,请最靠前的两位中年男性观众以“石头剪刀布”决定提问资格。这一轻松而又公平的方式,引得全场笑声和掌声,最终顺利产生第三位提问者。

作为享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学者,刘强教授在全国各地拥有大量读者和听众。此次讲座中,不乏专程乘高铁、飞机赶来现场的忠实“粉丝”,更有多位家长携少年儿童一同前来。他们专注的神情、踊跃的互动,成为讲座中最动人的画面。为了感谢听众的厚爱,刘强教授讲座后赋诗一首以赠:“七贤助我体痴顽,三自追求岂等闲?乱世风流成适配,承平饥溺待刊删。 宜从杯酒求真性,莫使脊梁阿世弯。进士碑林须细看,同科榜上有忠奸!”

从追逐娱乐明星,到推崇学术与文化精英,这样的人群流向之变,无疑是可喜的。我们确实该追这样的“星”——他们不仅照亮知识的路,也唤醒精神的火;他们不仅讲述历史的风度,更传递文明的力量。他们以深厚的学养和通透的智慧,在轻浮喧嚣的时代砌起一道厚重的文化墙垣,为我们抵御浅薄,维系思想的根脉。这样的“星”,不凭借流量与热搜存在,却因知识的重量与人格的光芒而被长久追随,由衷敬重。

这不仅是一场讲座,更是一种象征:当今时代,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崇高的精神追求,依然具有强烈的号召力。当孩子们在父母的陪伴下凝神聆听千年前的风骨故事,当年轻人跨越城市奔赴一场思想盛会,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望,更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这样的“追星”,追的是价值,是传承,是能够指引现实的精神坐标。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市书房、图书馆、博物馆,去追寻那些真正值得追随的光——它们静谧,却永恒;它们抽象,却塑造着时代的面容与气质。


编辑:姜宝君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