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06:46
首钢园一高炉内,前沿科幻体验与百年工业遗存同频共振;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中,机械臂的运转声与参观者的惊叹声交织成新的旋律;北京市珐琅厂里,古老的景泰蓝遇上潮流的年轻人,火花一触即发。
当制造与旅游奇妙碰撞,我们发现,曾经的工业流水线,正变成文旅风景线。
人们缘何爱上工业游?首先是能满足求知欲和好奇心。迈入机器人大世界,犹如看了场现实版的“机器人总动员”,当然,机器人能做的可不止垃圾处理。汽车超级工厂更是科技改变生活的具象窗口,人们在读秒声中围观“铁水变整车”的过程。
有游乐感的互动体验也是关键。当老字号把汽水工厂开放为孩童的趣味乐园、把专业性的企业博物馆打造成非遗手作项目的体验场、将食品工业园的产品展示装点成老物件的博物志,工厂也染上了青春气息。
独具一格的工业风场景,更是让年轻人的社交需求得到释放。798·751园区的包豪斯厂房、首钢园的钢铁管廊、郎园Station的斑驳铁轨,都是绝佳的“出片打卡地”。“旧时工业的粗犷美学背后,藏着独特的情感记忆。”宛如古木萌新绿,工业遗存在城市肌理间“出圈”焕发“第二春”。
东、西、南、北,将奇妙工业之旅的行程连点成线,恰好能在北京地图上画出一个圈。工业旅游的蓬勃发展,不仅是文旅体验的新玩法,更是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发展工业旅游的核心目的,是将此前城市中的工业生产和制造历史空间,与当下的城市文化、消费场景与休闲内容进行融合。”正如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王笑宇所言,作为中国近代工业重要发源地、新中国工业重要诞生地和新时代新型工业化建设先行地,北京发展工业旅游的“家底”本就厚实。
首钢园、电报大楼、珐琅厂、金漆镶嵌厂,这些承载着城市记忆的工业遗存,是不可复制的稀缺资源,让工业旅游有了厚重的文化穿透力;
小米汽车超级工厂、中关村壹号、亦庄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这些彰显着领先探索的前沿产业,为工业旅游注入了硬核科技的吸引力;
北京工艺美术博物馆、光科技馆、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这些记录着百年变革的专业博物馆,给工业旅游增添了温暖人心的烟火气。
这三类资源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构成了北京工业旅游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核心优势。越来越多老厂房融入城市更新,成为“可体验、可消费、可传承”的空间载体;越来越多智造工厂和产业园区敞开大门,让游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越来越多工业博物馆融合趣味体验,打造研学新课堂、消费新场景。
不搞千人一面的盲目开发,在多元融合发展中寻找生长切入点,北京正致力于将工业旅游打造成为首都新型工业化的“金名片”、消费升级的“新引擎”、城市文化的“潮窗口”。
有研究数据显示,全球工业旅游产值约占旅游总产值的10%到15%,而中国目前的市场占比不足5%,潜力巨大。
方兴未艾的工业旅游,如何更上一层楼?北京仍然要立足“家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首先,要鼓励上新。小米超级汽车工厂、机器人大世界等人气点位的参观名额“一票难求”,说明优质供给仍显不足。北京要引导更多工业企业革新观念,敞开大门,打造面向公众的高品质观光线路。当然,开放参观,也意味着生产空间和流程的改变,这将考验工业企业的管理与运营能力,如何结合自身特点去设计,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
其次,要推陈出新。小而美的特展也能吸引超过5000人,说明工业元素本就是最好的IP。工业游,是读懂消费者的另一种方式,而消费升级的当下,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已不能满足“好”的期待。除了走走看看,更要开发DIY工坊、VR/AR沉浸式场景,探索文创商品和特色餐饮,在多元体验业态中构建“发展增量”,让游客留得下、能消费、再来玩。
最后,要组团探新。参观完老厂房,还能看展喝咖啡、逛街区听音乐,这样的地方谁不愿意多待一会儿。工业旅游不该局限于单个工厂、单个园区的开放,还应串联起上下游产业链、周边自然景区与人文景区等。北京已规划老工业焕新复兴游、工业潮流创意游、先进智造深度体验游等多条精品线路,未来还可推动更广范围的联动,串珠成链,方能从“流量吸引”转向“价值创造”。
潮涌向未来!从百年厂房到未来工厂,北京工业旅游正以新生于旧的智慧,持续释放动能。它将成为既彰显城市底蕴、又引领消费升级的标志性业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