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8 19:34
在以打击犯罪为名向华盛顿部署国民警卫队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25日表示,可能向芝加哥“派兵”。同一天,芝加哥所属伊利诺伊州州长、民主党人普里茨克向特朗普隔空喊话:“请勿踏足芝加哥,这里既不欢迎也不需要你。”
以城市安全之名,不断扩大军事部署,特朗普究竟意欲何为?
(一)
国民警卫队是美国最大的预备役军事力量,人数超过43万,其主要任务是应对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等国内紧急情况。今年6月初,为应对因特朗普政府移民突袭行动在加州洛杉矶引发的暴力抗议,特朗普在加州州长加文·纽森反对的情况下,就已将国民警卫队部署至洛杉矶。
再到8月1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首都华盛顿特区进入“犯罪紧急状态”,并陆续部署了2200多名国民警卫队队员进行巡逻,同时决定由联邦政府接管华盛顿警察局。特朗普称美国首都“被暴力团伙占领”,此举旨在“清除”暴力分子。但华盛顿特区市长缪丽尔·鲍泽驳斥了该地区街头暴力事件严重到如此程度的说法,并强烈反对联邦政府接管首都警察局这一干涉特区自治权的行为。
从6月的洛杉矶到8月的华盛顿,再到持续扩大军事部署的威胁,特朗普所运用的政策手段及背后的政治目的,符合其第二次执政以来的风格。
(二)
再次上台以来,特朗普偏爱利用制度漏洞,打破建制派长期形成的政治惯例,以助推其政策实施。在加强美墨边境管制及推行所谓“对等关税”扰乱全球自由贸易秩序时,特朗普就利用《国家紧急状态法》中未对“国家紧急状态”作出明确界定的漏洞,将国会无法认可的政策诉求列为紧急状态,进而大幅扩大总统权力,绕开国会实现政策目标。
而在应对其移民突袭行动在洛杉矶引发的暴力抗议时,特朗普再次利用规则漏洞调动国民警卫队。根据美国法律,国民警卫队是同时服务于联邦与各州利益的混合体,因此总统和州长均可动员国民警卫队。但实际操作中的惯例是,国民警卫队的动员通常需先由州长提出请求,以应对地方紧急情况。近年来,国民警卫队较为著名的出动,包括应对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2020年新冠疫情以及黑人男子弗洛伊德被警察压颈致死后引发的抗议等。这些事件中国民警卫队的动员均基于州政府与联邦政府的一致同意。
然而,《美国法典》第10卷第12406条也规定了总统可将国民警卫队收归联邦指挥的三种情况:当美国“遭到外国入侵或面临入侵威胁”;“总统无法仅靠常规部队执行美国法律”;“发生叛乱或有叛乱危险”。特朗普援引该条款,称洛杉矶的抗议“对美国政府管治构成了某种形式的叛乱”,从而在未获加州州长纽森请求支援的情况下,绕过州政府部署国民警卫队。
对此,加州政府向加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诉讼。但美国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于6月19日裁决,特朗普政府拥有对部署至洛杉矶地区的加州国民警卫队的控制权。至此,特朗普成功将抗议行为包装为“叛乱”,再次扩大了总统权力。随后种种,不过是意图复制“成功经验”。
(三)
利用规则漏洞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特朗普政府借名派兵,显然并非如官方所称是为了打击犯罪、维护治安和保护民众安全,而是借此名义在相应地区压制民主党势力。
稍微了解美国当前政治生态便不难发现,洛杉矶、华盛顿以及特朗普计划派兵的芝加哥等城市均为民主党主政地区,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与华盛顿特区市长鲍泽也都是民主党政客。
与之呼应的是,近期派往华盛顿的国民警卫队队员来自西弗吉尼亚、南卡罗来纳、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与田纳西等共和党主导的“红州”。这种以联邦政府名义从“红州”调兵以削弱“蓝州”地方政府权力的行为,更坐实了所谓治安问题只是幌子。
特朗普借军队扩大权力、打压民主党选区,自然会引发民主党及自由派媒体的强烈批评。但由于当前美国政党与社会撕裂已至水火不容的地步,越权打压政敌的极端行为,让一派反感,却会在共和党与保守派民众中获得广泛支持。在其支持者看来,特朗普此举是在高效应对民主党主政城市长期未能解决的“非法移民”和高犯罪率等社会治安问题,维护美国多数群体的利益。而这种社会思潮主导的民意基础,也形成了特朗普政府持续利用规则漏洞扩张权力、打压对手的“底气”。
(四)
“又一次主动制造头条新闻”。不少美国政客与学者,在国民警卫队入驻华盛顿后如此评价。毕竟,在爱泼斯坦案以及其在加沙停火、俄乌和谈等其他问题上毫无进展之际,脱离实际的派兵行为,转移民众关注的意图十分明显。
抛开种种政治考量,仅思考国民警卫队维护治安的实际效果,也足够让人生疑。在社会撕裂如此严重的美国,仅靠“派兵”显然无法真正解决大城市的治安问题。而很显然,像这样异想天开、无果而终,甚至适得其反的特朗普式政策,世界已经看得太多了。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发展合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