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9 10:14
正值夏秋交替之际,“秋蚊子”是否更“毒”?家庭环境中哪些角落是蚊虫孳生的“温床”?O型血是否更招蚊子?北京地坛医院副院长蒋荣猛:蚊虫的繁殖和活动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其最适宜活动的温度通常在33℃以下。入秋后的气温更利于蚊虫孳生,叮咬行为也将更频繁。需要明确的是,单只蚊虫的“毒性”,即传播疾病的能力并没有明显增强。
如被蚊虫叮咬后出现以下情况应尽快就诊: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剧烈头痛伴呕吐;鼻血、牙龈出血、尿血或便血;呼吸困难、胸痛或严重呕吐腹泻。此外,若被叮咬面积广泛,皮疹严重,瘙痒剧烈或伴有明显水肿,也需医疗干预,以防严重过敏或感染。
策划/撰稿/资源提供:贾晓宏 柴嵘
摄制:李俊萱 实习生林湘容
统筹:李俊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