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办公厅:树牢首都意识,坚持首善标准,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秘书工作微信公众号

2025-09-01 08:19


北京市委办公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公厅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忠诚践行“五个坚持”,严格落实“快稳严准细实”工作要求,持续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见效。

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强化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首都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北京工作首先是政治工作。市委办公厅认真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提升政治能力、落实政治责任,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始终把“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贯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市委办公厅坚持将“两个维护”体现在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上。持续完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办理工作机制,提高办理时效,确保全市各级党组织及时聆听党中央的声音,迅速付诸行动,坚决贯彻落实。

始终以“五严标准”持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到实处。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第一政治要件”,服务市委常委会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五严标准”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落实。严谨分析研判,按不同类别分解立项,明确主责单位、办理时限。严格台账管理,定期对账更新,评估实效。严密跟踪问效,综合运用实地督查、点穴式督查等方式核查检查。严把办结标准,逐条对照“有标志性成果、完成重要阶段性任务、有常态化制度”三个维度认真评估。严守工作制度,加强请示报告,及时向党中央报告贯彻落实情况,形成工作闭环,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进一步形成生动实践。

始终坚持“首都意识”落实好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牢记首都工作关乎“国之大者”,在重大活动、主场外交等重大任务中努力践行忠诚、体现担当。持续完善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深化流程推演,固化动员培训、定期调度、全要素演练、总结复盘等经验做法,不断提升重大活动常态化服务保障水平。重大任务形成“专班化”工作机制,选派干部以“全进入”或“双进入”方式参与其中,服务构建指挥体系,保障高效指挥调度,全力以赴完成党中央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聚焦新时代首都发展,创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工作模式

抓落实是办公厅的基本职能。市委办公厅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紧扣新时代首都发展这一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持续创新工作模式,不断提升抓落实的质量和效果。

一体贯彻,以上率下抓落实。始终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与服务市委抓好全市中心工作贯通起来,聚焦“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精细化治理”等首都中心工作,一体贯彻、一体落实。服务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基层开展经常性调研,解剖麻雀,发现问题,推动落实。服务市委召开月度工作点评会,以视频会议形式覆盖街乡镇,以上率下、统筹协调,带动全市上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抓落实。市委办公厅加强统筹协调,服务市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党委办公厅牵头抓总、部门分工负责、各方面参与的抓落实工作格局。

一是统一督办部门工作标准,形成“齐抓”合力。与市纪委市监委机关、市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联络和追责问责机制,坚持每月对账,统筹开展立项督办、实地核查、报送反馈等相关工作。两办督查室紧密联合,将全市重点督查任务与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中重复的事项合并督办,合力推进工作落实。

二是健全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强化“共管”格局。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办理事项,要求牵头部门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协调统筹,协办部门向前一步、主动作为,加强配合,做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比如,聚焦重点企业“服务包”机制落实情况,与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面对面”听取企业的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督帮一体,寻策破题抓落实。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始终站在服务市委的角度强督促、抓落实,始终与干部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寻对策、解难题,在以“督”抓落实的同时,主动协调各方资源,做到以“帮”解难题。

一是针对矛盾问题集中、落实周期长的“老大难”事项,灵活采取上门督帮与实地暗访、座谈了解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等方式,深度开展“两个对话”(与专家学者对话、与一线群众对话),找准关键问题,推动问题解决。比如,针对某街道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听民意、建台账、排工期”的方式,会同市级相关部门,督促推动老楼加装电梯、平房院落违建整治等事项逐一解决。

二是对于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性”事项,积极协调整合资源、统筹力量,明确各方责任、研究解决办法。比如,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超大型社区民生问题,紧盯交通、教育、卫生医疗、文体设施等短板痛点,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建立专项督办机制,合力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推动出台相关区域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为破解超大型社区治理难题提供实践路径。

三是对于政策合成谬误、相互掣肘等“执行难”事项,深入10个区32个街镇、社区开展调研,形成“完善工作机制、动态优化清理、打通数据壁垒、强化政策宣传”等有关工作建议,确保市级政策文件制发全流程坚持基层导向、符合基层实际。

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实效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市委办公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持续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市级层面专项工作机制作用,以实施“四个一批”(开展一批专项任务,整治通报一批典型问题,形成一批经验做法,固化一批制度规范)为抓手,统筹减负和赋能,持续提振基层干事创业精气神。

制度先行,切实为基层减负赋能。制发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措施及典型问题核查通报工作办法,聚焦突出问题和重点行业领域整治,深入基层开展暗访明查,严肃开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核查通报。按照“全主体、全类型、全链条”原则,探索全口径文件会议管理,加强制发文件与为基层减负一致性评估,选取部分区和市级部门组织开展试点培训,全过程跟踪指导。进一步拓宽问题线索来源,开通“北京市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问题征集二维码”,及时收集梳理意见建议,严肃通报典型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核查整改,确保整改实效。

改革先行,努力为企业减负增效。服务市委深入推进一体化综合监管改革为企业减负,聚焦检查主体多、检查内容多、检查频次高、检查标准不一等现实痛点,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行为。建立“非现场监管”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推动有关数据跨部门共享,减少扰企检查、过度检查。建立“无事不扰”企业清单,减少现场检查。建立协调机制,组织各部门重新梳理行政检查项目,明确检查内容和合格标准,解决“标准打架”问题。通过实施一批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实现既能依法有效监管,又使企业“无感”,让“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成为常态。

最新文章

编辑:高晨晨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