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02 19:04
近日,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四批43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其中,延庆籍烈士赵起是北京市唯一一位入选的抗日英烈。
关于这位烈士,简介里只有二百多字:赵起(1898-1941),平北游击支队3中队队长。原名赵奇。男,1898年出生,北京延庆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加入八路军游击队,1940年任平北游击支队3中队队长,转战在龙延怀联合县的八宝山一带,开辟根据地。在车岭遭800多日、伪军包围,指挥队伍交替掩护成功突围。1941年初,拔除长安岭据点,缴获枪支20余支、子弹5000余发。7月率部攻打伪警察署,后增援1中队,消灭敌人100余人,俘虏伪警30余人。战斗结束后,在八宝山村遭200多日、伪军包围,在突围时牺牲,时年43岁。
简介虽勾勒出赵起烈士从投身革命到壮烈牺牲的人生轨迹,却难以尽述他在平北抗日烽火中历经的峥嵘岁月。这位从延庆走出的抗日英雄,背后有着怎样的感人故事?延庆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进行了深入挖掘。
平北抗日烈士纪念园副主任、妫川巾帼英烈守护队队员夏霖整理出一份资料:上世纪90年代,赵起的战友韩庆德曾写过一篇文章,回忆赵起烈士的事迹。“赵起同志牺牲近5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和英雄事迹,仍深深印在我脑海中。”韩庆德在文章中说。
根据韩庆德回忆,赵起1898年生于延庆里长沟村一贫苦农家,原名赵奇。父亲失踪后,他从小帮母亲分担生计,放牛、做木工、修鞋、编筐篓,苦难生活磨砺出他倔强刚毅的性格,也让他满怀正义感,同情穷苦人、痛恨财主。
1936年,日伪军在延庆作恶,赵起被抓去修炮楼却拿不到工钱,又听闻好友妻子遭伪警长侮辱,怒火中烧的他与好友联络40多人,于1937年农历三月二十一日夜突袭大庄科伪警察“局子”,消灭十几名伪警察。后来他因这支队伍军纪败坏毅然离开。
1938年春天,八路军游击队在延庆活动,赵起加入队伍,后任二班班长。1939年正月初五,游击队设伏歼敌,缴获大量武器。同年4月,赵起随队到冀热察抗大学习,思想觉悟大幅提升,5月光荣入党。11月,赵起被编入平北游击大队二中队,任副队长。1940年1月,赵起随队挺进平北开辟抗日根据地,还收拾了定陵、景陵地区的百余名土匪。
1940年5月,平北游击大队改编为平北游击支队,并组建三中队,赵起任三中队队长,仅一个多月队伍就发展到70余人。为解决武器问题,他与韩庆德策划夜袭柳沟村敌据点,击毙汉奸孙永禄,缴获50余支枪,让三中队人人有了武器。
同年6月,土匪冒用赵起名号抢劫,败坏其名声和游击队威信。赵起率三中队深夜突袭佛爷顶土匪老巢,击毙假“赵起”,缴获物资并归还商贩,挽回声誉,赢得群众信任。
1940年8月,一次换物资时遭敌包围,赵起指挥队伍突出重围。1941年初,为粉碎敌人“扫荡”,赵起率队一夜之间捣毁多个敌据点,平北军分区为他记大功。5月攻打沽源县城时,赵起率三中队攻城,后巧妙撤出,让敌人陷入“狗咬狗”的混战。
1941年7月7日,游击队攻打下花园发电厂,赵起指挥三中队活捉30余名伪警察,又增援一中队消灭百余名敌人。战斗结束后,赵起带人在当时龙延怀联合县八宝山村筹集粮款时遭200多敌人包围。他指挥战士打退敌人多次冲锋,天亮后组织突围。突围中,赵起胸部中弹受伤,却推开警卫员,留下两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撤走后,韩庆德带人将赵起烈士安葬在八宝山西坡老榆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