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独家揭秘|没有上场的你们,也是好样的!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鹿艺佳 邓伟

2025-09-03 11:59

热点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合唱团的歌声整齐划一又直抵人心,给观礼台和屏幕前的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这3000名高校学生组成的合唱团后,还有一群同样经历四个多月勤奋训练的预备成员,他们虽然没有上场,却成为确保合唱万无一失的坚实后盾和保障。

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合唱团的带队老师王珊告诉记者,为应对突发状况,确保合唱顺利进行,合唱团的训练人数实际要多于上场人数。“预备成员也要以同样的标准和强度,全程参与各项合唱训练。”预备区是动态调整的,但随着训练进入后期,预备区人员构成逐渐确定。带队老师们的一部分工作便是和预备成员做好沟通,照顾他们可能产生的波动情绪。不过,老师们发现同学们远比她想象得更有大局观和集体感。

预备成员把“预备区”称作“备战席”。从称呼的变化,王珊便能听出,坐在预备区的同学训练热情丝毫未减。“同学们明白大家是一个集体。每位预备成员都很优秀,他们以同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对待每一次训练。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这次合唱的完美展现。”王珊说:“他们都是好样的!”

开学读大三的周子渝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国家级重大活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他总是幻想着站在合唱团中央,镜头扫过时能拍到自己演唱的画面。坐上“备战席”,他心里有些落差。可第二天他就调整好状态,精神百倍地投入到训练中。他笑着说:“大家都努力了,谁上台谁预备,都一样!”

每一次训练,周子渝都拿出自己最好的状态,认真推敲每一句歌词,和同学们对齐每一个动作。“时刻做好准备,这样才能在遇到突发状况需要自己替补时,不拖大家后腿。即便最后没有上场机会,我也不觉得遗憾。我会坐在后边和大家一起唱,大家是一个集体,台上的同学们出色完成这次任务,我很高兴!”

“努力并没有白费,大家团结在一起共同经历四个多月的集训,我得到了锻炼,积累了经验,对“众志成城”有了更深的感触和理解,这对我来说已经意义非凡。”开学读大二的陈雅妮除了参加合唱集训,还时常给自己“加课”,她觉得自己气息不太好,平时便通过憋气、游泳等方式提升肺活量。“虽然最终没能和大家一起演唱,但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能够来到天安门广场亲眼见证、亲身感受,我仍然心潮澎湃,万分激动。”

纪念大会

编辑:王可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