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独家揭秘|从后备到正式,她用努力换来在天安门广场放歌的机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何蕊

2025-09-03 12:10 语音播报

城事

天安门广场上,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大二学生刘科含穿着靓丽的演出服,稳稳地站在合唱团人群中,放声高歌,心潮澎湃。从一开始的替补队员到今天的正式上场,她再一次用努力证明:人若有志,万事可为。

刘科含喜欢唱歌,小时候也有参加合唱团的经历,得知北京联合大学征集合唱团员,就立刻报名了。经过声乐基础等考核,刘科含幸运地选入了合唱团,但因为自己不是音乐专业的,唱的不是最好的,所以一直在替补区训练。“和我一起当替补的大概有10名同学,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是替补而懈怠,反而组成了‘合唱搭子’,互相帮助,一起进步。”

广场合唱的要求是要声如一人,但同学们基础不同,有的觉得轻轻松松,有的就要拼命练习。刘科含就是后者,跟着同学一起练,休息时间自己练,她觉得自己快要“魔怔”了,脑子只要停下来,就会循环播放那7首歌曲。为了让大家呈现最好的演唱效果,学校的指导教师还为他们编写了一本合唱“秘籍”,内含每个作品的背景和处理方式,细致到“的地得”的咬字、断句等。

这努力的背后,有刘科含的一个执念。10年前的2015年9月30日,在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上,她曾作为少年儿童代表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那份对烈士的崇敬一直鞭策着我。”10年后,20岁的刘科含,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和一名师范生,又站在天安门广场上,成为纪念大会合唱团的一员,她感到无比荣耀,更深感责任重大,这段为自己拼过一回的经历,成了她的宝贵财富。

纪念大会

编辑:王可心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