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独家揭秘|退役大学生士兵天安门广场圆了指挥梦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何蕊 邓伟

2025-09-03 12:14

热点

“我曾经遗憾地错过了两次担任分指挥的机会。这一次,终于圆梦了!”

9月3日,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研一学生朱志文如愿站上了天安门广场的分指挥台。联合军乐团的音乐一起,他心里的那团火彻底被点燃了,挥动双臂,带领3000人合唱团引吭高歌,就连头发丝都伴着鼓点跳了起来……

分指挥是合唱团与联合军乐团的桥梁,一举一动一个表情,都关系着演出效果,为了在今天呈现完美演出,朱志文和首师大的同学们历经4个多月苦练,终于交出满意答卷。

站上天安门广场的分指挥团队共计16人,不都来自指挥专业,考虑到男女比例等因素,也吸纳了音乐教育、声乐表演等专业的学生,朱志文就是其中一个“非专业”的分指挥——声乐专业,他的指挥技术几乎是从零学起。

为了追赶上专业指挥的脚步,朱志文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选拔前,他主动求助指挥专业的同学,先把基本功学会。得益于扎实的音乐专业基础和音乐表现力,初试阶段朱志文幸运入围。正式开始集中训练后,他发现自己需要补的课还很多。例如,每首曲子甚至每句歌词,拍子的强弱软硬都有所不同,需要认真分析,逐一练习;气口从哪里进,情绪和表情如何准确表达,这些都有讲究。“有时候我们要给合唱团情绪和气口的提示,表情得夸张,我是一个i人,现在双手一抬,立马变成e人了。”朱志文自嘲。

为了快速提高分指挥的技术水平,学校组织了10天的封闭训练,每天训练近12小时、至少挥拍两万次。起拍不差分毫,收尾不差分秒。手抬到多高,起拍、落拍点的高低,一个动作几秒完成……这些细节几乎精准到毫米。7首歌曲连续指挥下来,尽管男生力量稍大,也会觉得手臂酸疼、头顶冒汗。后来,朱志文专门买了两个沙袋,训练时就绑在手腕上,做负重训练。

和其他分指挥学生不同,朱志文还有另外的身份——退役大学生士兵。国庆60周年、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这样的重大活动,首师大音乐学院都承接了分指挥训练任务。2019年,正在上大二的朱志文阴差阳错错过了分指挥报名,他又因为2020年参军入伍错过了2021年的建党百年分指挥的报名。“那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认识的同学担任分指挥,我既羡慕又心动,所以这次看到通知立马报了名。”他说,每次面临考核和竞争压力,他都下决心对自己“狠一点”,为的就是实现多年来的心愿。

如今,朱志文如愿站上天安门广场的分指挥台。直到最后一首歌曲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他才终于松了一口气,眼角的汗水和泪水汇聚成暖流,同这段珍贵的记忆一起,烙印在心中。

纪念大会

编辑:赵司尧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