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独家揭秘 | 三维仿真平台让天安门广场“动起来”,确保大会呈现最好效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何蕊 和冠欣

2025-09-03 12:17

热点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由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研发的“数建时空”三维仿真平台为大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北京建院模拟仿真团队负责人陈可介绍,三维仿真平台根据实际情况,为大会当天的天安门广场建立了数字模拟“底座”。平台直观呈现了纪念大会涉及的所有要素,包括观礼台、年号台及周边环境等。“在此基础上,我们根据大会实际情况加入时间线,从最开始的暖场合唱,到阅兵,再到和平鸽、气球放飞等环节,都能在平台上动态呈现,从而辅助大会方案的推演。”

当天安门广场在三维仿真平台里“动起来”,一些在实际演练前未预料的问题浮现。陈可举例,车辆、人员、设备设施等可能出现彼此交叉或“打架”的状况,影响进场或撤场效率。发现问题之后,相关单位重新设计方案,“打架”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此外,平台还能仿真各类天气情况,模拟不同光照条件下广场设计方案的呈现效果。“设计观礼台、年号台的颜色时,设计团队就利用平台模拟了逆光、下雨等情况,发现了一些需要调整和优化的地方。”

陈可说,从3月底接到任务开始,团队召集了十余人研发、调整、优化平台,开发了多个技术模块和插件,以确保平台模拟大会的过程是准确、流畅、可靠的。为此,团队还多次到广场开展全域、全要素的三维扫描。“我们对花坛的植物进行了扫描,计算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以确保在大会呈现出最好的效果。”

此外,北京建院还负责了年号台的工程建设工作。北京建院副总经理谢欣介绍:“简单来讲,就是把央美老师设计的艺术品以工程化的思维呈现出来。”她以年号台的颜色举例,央美老师设计的是从曙光红到丰饶金的过渡色,这在艺术的表达上很漂亮,但从工程的角度来评估,这项工作相当复杂。到底是选择手工喷涂?还是机械喷漆?建筑师们反复制定了各种色号的过渡方案,还在三维仿真平台中模拟出不同的视觉效果,最终才将最佳的方案交给施工和加工企业进行加工。

纪念大会

编辑:周林

打开APP阅读全文
APP内打开